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8|回复: 0

[深圳杂谈] 能不能用空中连廊 串起罗湖“金三角”?

发表于 2013-4-28 10:05: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2.jpg
东门老街一角,人头攒动。(资料图片)

“五一”马上就要来了,市民是涌去香港买金,还是留在深圳逛街?到了罗湖又该怎么玩?罗湖商业发达,深圳传统的商业旺区大都坐落于此,旅游购物是不二的选择。几年前,以人民南-东门-宝安南为核心的三大商圈就被冠以“金三角”之名,“金三角”的发展也影响着罗湖,甚至影响深圳商业发展。事实上,这三大商圈的联系并不如所说的那么密切,“金三角”片区的内外交通可达性不高,客流难以循环流动,差异化的竞争一定程度上造成消费群体的单一化。除了商家服务的软件升级之外,如何开展外部环境的硬件改造,把“金三角”打造成深圳的“中环”,这个话题值得思考。

商圈现状:客流大却难以循环流动

东门步行街囊括了时装、服饰、电子、餐饮、娱乐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几乎所有产业,逛东门的消费群体中,主要目的是购物的占67.9%。

2012年,统计部门对东门步行街区商业发展状况进行专业调查,结果显示,东门步行街区日均人流量达50多万人次,节假日人流量达80万甚至百万人次。但是,东门商圈发展至今,仍存在诸多亟待改善的影响商圈吸引力提升的因素。据了解,东门的客流主要以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年轻打工一族为主,消费金额在100元到500元之间,虽然目前有不少品牌进驻,但还是难以甩开“低端”的帽子。在“金三角”的其他两大商圈,人民南主打二三线品牌,休闲娱乐业发达,香港客流占多数;宝安南则以国际一线品牌为主,高级白领成为消费者的主流。

“金三角”三大商圈不同程度地存在外部交通不便、内部交通难步行、消费人群单一、政策遭遇瓶颈等问题。三大商圈缺乏互相联系,客流难以循环流动。

交通现状:交通压力大缺乏停车场

有区人大代表以东门为例,曾提出改善商圈的外部交通。其中提到:东门步行街区外围的交通状况不容乐观,新园路、立新路、东门中路和深南辅道等几条交通内循环支线行车压力较大,加之缺少容量较大的停车场,使有车一族到东门逛街购物十分不便,这也是目前深圳旅游团不把东门步行街作为必到景点的主要原因。该代表提议,可对时代广场进行改造,建设一座可供旅游大巴及私家车停泊的停车场;同时,在周边规划建设大型的停车场。

事实上,在2009年,深圳市的相关规划部门就做了一份“金三角片区交通综合改善规划”,但未获通过。这份规划书对片区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以及道路、公交、停车、人行、交管等设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提出构建以轨道站点为核心,便捷可达,慢行交通高效接驳的一体化交通体系。其中提到建立“轨道+步行”的交通模式,构建三级步行网络。在停车方面则双管齐下,既增加新的停车场,又加强规范路边停车。

据了解,目前,上述交通改善规划在零星地实施,但由于总体项目过大,存在诸多困难,并未全面推进。

连廊建设:项目过大难实施而搁置

连日来,记者走访“金三角”片区调查客流的走向。以东门为例,大部分商厦一楼人满为患,而二楼以上则人气不足。东门的不少商厦建设有二层连廊,但分布零散,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前些年,罗湖区曾提出,“金三角”地区空间资源整合将以香港中环为目标,打造成深圳最大的商业旺区,形成人民南-东门-宝安南三足鼎立的金融、商务和商业中心区。2009年前后,有关部门曾做了一份“罗湖‘金三角’地区全天候人行系统规划”,提出在区域内形成“三片、三轴、两带、七节点”的空中步行系统网络,规划10公里的空中人行连廊系统。东门片区构建“环行”主骨架网络,连接20多栋商业体,人民南片区增加嘉宾路及友谊路与地面、地下人行通道的衔接转换,而宝安南片区则构建“Z”字形骨架网络,串联片区7栋主要商业体与办公写字楼。同时,规划打造“三角形”空中走廊带,横跨广深铁路和深南路,加强三大片区联系,形成“金三角”片区的连廊并联系统。这个规划同样因为项目过大,困难重重而暂时搁置。

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项目实施后所带来的商业利益巨大,业态也会进一步提升,但短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很多商铺的小业主并不赞同。“目前,政府方面处于思路调整阶段,对效益进行综合考量,谨慎考虑。”但民间人士对此议都表示支持。

据了解,现阶段的“金三角”片区主要以城市更新、空间再造为主,缓步推进各大商圈内的调整,但“金三角”片区的融合尚有待条件的成熟。

品质提升:导入更高文化消费档次

“罗湖商业的发展,仍需政府与民间积极地铺路。”罗湖作为深圳商业聚集地,在“五一”和其他长假中,都吸引了诸多来自本地和外省甚至国外的消费旅游群体,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旅游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罗湖目前面临着涅槃重生的机会,在大的国际“购物消费中心”的前提下,罗湖的旅游要导入更先进的国际先进消费文化理念,重新全面更新改造空间,这是一个方面。同时,罗湖还要利用口岸的优势,来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毕竟经过罗湖过境的人数占了深圳过境总量的70%。

宋丁说,罗湖要按照国际模板搭建公共开放的空间,导入更高的文化消费档次,档次要提升。“未来罗湖的旅游要打造更多的体验经济模式,导入高端的消费文化,甚至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来打造。罗湖的旅游流量还是很大的,现在需要的是模板的提升,更多地注入国际潮流时尚元素。”

来源:深圳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