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93|回复: 0

向为芦山地震辛苦的劳动者说声“谢谢”

发表于 2013-5-1 07:06: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五一”国际劳动节快到了。今年的这个节日不同往常,由于刚刚发生芦山地震,这个节日蒙上了一层肃穆和沉重的色彩。

人们常说劳动最美、劳动者最光荣。在抗震救灾现场,那些坚持奋战一线的救援队员是可歌可敬的。他们不辞辛苦,不惧危险,更没有喊苦喊累,与时间赛跑,为的就是救出更多的被困者。此前媒体报道了这样的图片:4月22日,四川成都雅安芦山县灵关中学的操场上,参加救援的消防官兵太累席地而卧;武警四川总队第一支队20日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现场救援,他们已经连续奋战了三十多个小时,太累了,于是小憩在芦山县210省道旁。

休息,对救援官兵来说是奢侈的,短暂的调适之后他们又投入新的战斗。如果说这是他们集体的状态或暂时的剪影,那么在抗震救灾中的个体身影同样令人动容。

在战友争分夺秒抢修道路时,一名战士如雕像般站立,目光仰视,时刻观察山上岩石动向。若有塌方碎石滚落,就会立即吹响哨子,那姿势笔挺的身躯,那全神贯注的神情,凝结着一名战士的责任。他是为他的战友守望生命,也是为震区民众守望未来。

志愿者廖智是一名志愿者,绵竹汉旺人,舞蹈老师,“5?12”地震让她失去了双腿。芦山地震发生后,她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赶赴灾区当起了志愿者。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廖智戴着假肢送粮、送衣、送发电机、搭帐篷。人美心更美,这是一颗坚强的心,更是一颗奉献者的心。

可以说,在抗震救灾时,有太多感动人心的细节,芦山县金花路段某栋建筑内一对母子被埋压,救援人员徒手成功救出孩子;芦山县太平镇钟灵村格早坪组村民李安全,被埋在山体滑坡的土石中,上百名战士、志愿者连续挖掘五日,在乱石堆中用锹挖、用手刨,在明知无生还可能时仍竭尽全力,最终找到遗体,送其回家,给死者最后的尊严……

此外,在后方,同样忙碌着一群劳动者,他们竭力为震区民众输送物资。比如在郑州铁路局郑州东站管辖的圃田西货场,数十位工人进行货物装运作业。响应河南省紧急进行物资救援的号召,全部工人到位,36个小时不间断干活。当问及劳动节站里放不放假时,相关负责人称,站里的工人“五一”期间随时待命,向雅安运送抗震救灾物资。

无论亲临一线还是在后方,无论是救援者还是志愿者,他们都用辛勤的劳动诠释着劳动者的风采,不事张扬,毫不高调,更不惜力,不挑剔,他们大多数人的名字不为人知,劳动是他们最朴素的坚守,劳动者是他们共同的名字。没有这些人,那些废墟下的生命也许就失去了希望,那些房屋破碎的震区民众也许就吃不上一口热饭,那些处于极大痛苦的遇难者家属也许就得不到慰藉。当然,除了救援者、志愿者和支援者,还有太多的人,他们关注震区,或呼吁或捐款。同时,包括幸存者本身,他们都是劳碌的,投入精力抗震救灾。每一个劳动者都是可爱的,配得上谢谢和致敬。

天灾无情,戮力同心能够增加彼此的温情;用绵延不绝的责任,慰藉悲伤的人心,用热火朝天的劳动减少灾难损失,重建家园,这是我们的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