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64|回复: 16

团队精神误区“解码”

发表于 2013-5-1 21:48: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团队精神误区“解码”
                                                        刘佳跃
          所谓班组团队精神,说到底就是凝聚一个班组的精气神,集中每个人的聪明和智慧,为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升、安全生产把控、急难险重任务攻坚克难、生产工艺创新等发挥各自能量,并把这种能量进一步发扬光大,持续传承,成为班组的一种良好风尚和自觉行为。然而在笔者与班队组职工和班组长的交谈中,他们对团队精神的理解出现了多个误区。
          误区之一:人多就是团队精神。人多固然是一个团队,但是人多并不代表这个团队就拥有了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积累,是团队中每一名成员在业务上勤奋钻研、理论上勤于实践、作风上积极向上、操作上精于求精、效率、效益上你追我赶带来的结果,一个团队无论人再多,如果没有高度集中的团队意识,工作、生活、学习中以小我为中心、以自我为标榜、以小进为满足、以投机取巧获满足个人荣誉和利益为出发点,那么这样的团队是没有战斗力的团队,也是没有凝聚力的团队,久而久之必定变成一盘散沙,一泻千里而无可收拾,所以人多不是团队精神,仅仅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小集体而已。
        误区之二:得“高分”者没有团队精神。在班队组中又这样一种偏激观念:某职工连续多次被评为生产标兵、安全明星、质量能手,结果这个人必定广受工友诟病,爱出风头、爱慕虚荣等等风凉话纷至沓来,结果受奖职工信心倍受打击,为了所谓的“团队利益”而委曲求全,于是在实际工作中故意落于人后,做任何工作都讲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原本应该是大力倡导的团队学习力、比学赶帮超氛围被人为打压,班组工作质量大打折扣。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最终让每个人都失去了吃葡萄机会的畸形怪现象,源于说风凉话的人本身就是团队精神缺失的人,或出于嫉妒、或出于眼红,而自己又不具备吃苦耐来、积极向上的学习进取毅力,在这些人的语言暴力攻击下,积极进取者被伪“团队精神”所绑架,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误区之三:团队精神不能有“黑马”。一个人的努力程度,决定了这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质量和战斗成果。在笔者走访过程中,一些班组职工甚至班组长都有这样的错误观念: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任何人不能脱离团队去谋取个人私利和好处。就团队战斗力的基本概念来说,这个观点本身并没有错,错误的是他们过于固执地坚持了所谓团队利益高于一切的偏执和僵化,当某个人从班组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荣誉或者得到了提拔,等来的并不是班组兄弟的鼓励和祝贺,而是“会来事、拍马屁、走后门、拉关系”等等莫须有的猜疑和嘲讽。反观这样的观点,其实这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团队精神,而是一种建立在实现个人利益基础上的“伪”团队精神。如果每个人都对班组中涌现出来的“黑马”既羡慕又赞赏,何不群起而效只学之赶之,如果每个人都做到了这一点,那么班队中的团队精神必然会水涨船高,小河有水大河满。
         误区之四:竞争不是团队精神。在班组日常工作中到底能不能有竞争,这个话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班组长认为,团队讲求的是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如果过于强调个人发展而忽视了团队的整体进步,那么这个人就是极度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拖累了班组的整体发展。笔者以为作为一个班队组,必须毫不犹豫地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团体,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激励竞争机制,那么这个国家、这个企业或团体必定会是一潭死水,尽管在某项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团队成员会凭着一时的激情努力工作,但是时间长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久而久之激情退去,热情锐减,这种所谓的团队精神变成了披着“大锅饭”外衣的“伪团队”精神。班队组实行竞争激励机制,岗位能上能下、职务能升能降、奖金能增能减,多劳多得,奖勤罚懒,这种看似在违背团队发展法则的做法,其实才是团队精神的精髓所在吗,离开这一切去谈团队精神,势必造成团队战斗力涣散,活力萎顿,所以班组职工尤其是班组长一定要彻底转变班组竞争不得,竞争了就不是团队精神的错误思想。
         “团队”一词在词典中的意思是指有明确目标与个人角色定位, 强调自主管理,自我控制,沟通良好,和谐合作的一种扁平型组织形式。这一解释已经为我们深刻诠释了所谓团队的真正含义,那就是团队不仅仅是人与人的简单集合,更是能量的结合、智慧的集合,实现这样的集合,一滴水就变成千万滴水,太阳的光芒就可以得到折射,干枯的江河湖海就可以瞬时波涛汹涌,班组团队精神的构筑与此异曲同工,只有每个人都深刻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去践行团队力量,既有集中的“民主”,那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班组强大的发展合力,也有民主的“集中”,那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专研、勤奋学习,掌握扎实的技术业务和管理经验,带动身边的大多数同事一起“比翼双飞”,以一加一大于二的正能量刺激团队成员充分展现自我,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体潜能,从而带动班组高效快速发展,使班组团队精神迸发出原子裂变般的能量,那么这样的团队精神才是立得起来、站得稳、走得远的团队精神,反之则会步履蹒跚,南辕北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 21:51:46 | 查看全部
学习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 21:52:05 | 查看全部
各位老师请指导,俺是累败累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 21:53:44 | 查看全部
虽然大多数时候没能发表稿件,但是在平台发稿又何尝不是一次学习进步的机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 22:12:14 | 查看全部
汪老师要多多指导哦,学生在此恭候来自四面八方的意见和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 22:26:17 | 查看全部
不是新闻也不是主持词,应该是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11:30:09 | 查看全部
谢谢罗老师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5 17:46:30 | 查看全部
学习刘老师的文章了,总结的非常正确,但从本期主题来讲,刘老师还需再斟酌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6 19:09:1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0 12:24:35 | 查看全部
谢谢各位的厚爱,学生定当牢记于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