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汤志斌
4月30日,笔者来到独山子石化炼油厂第一联合车间焦化装置,当班是工艺三班。节日期间,车间几乎没有给当班的班组安排额外的工作,为了让其他班组和管理人员能安心的过节,每位员工都在专心地观察自己岗位的生产情况。笔者不好意思打扰他们,就自己在操作间转了转。
配餐室里,水杯子、饭盒等生活用具都是统一的颜色和样式,并统一规格标识上“工艺三班”和班员的姓名。顿时,感觉到班组和谐气氛和目标一致的协作精神。在随后的观察中,笔者这一体会更加深刻。
不一会儿,班长李玉海接到厂生产调度安排,污油罐准备装污油。李玉海给岗位上的唐朝斌和谭国经安排完工作,强调完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后,还加了一句:“好好干,别给咱三班丢脸”。“放心吧,班长。”年轻的唐朝斌信心满满。
在唐朝斌和谭国经进行装污油期间,李玉海讲起了“别给咱三班丢脸”的典故。因为班组的每项工作都需要每个班员出色的配合,班组就建了QQ群和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休息时大家保持联系,有工作下班后大家相互讨论和提醒。在大家长期交流中,逐渐形成了一句能反应班组凝聚力的流行语:“别给三班丢脸”。
大约半小时过去了,唐朝斌和谭国经完成工作后,班长确认完工作质量,在车间网站的工作安排的完成人一栏签名为“工艺三班”。然而,在这个网站上的过往工作安排中,只有他们的签名是“工艺三班”,其他班组都是签班员的名字。“这样的工作干好了,就过去了,出了纰漏是要追查完成人责任的。我们签班组的名称,就是有问题要一起承担。”李玉海说。
不久,加热炉岗位的也尔兰巡检回来,汇报污油罐进污油正常,油位在上升。“也师傅,污油罐哪儿不是你的岗位,你巡检也过去了?”面对笔者的质疑,也尔兰说:“巡检的时候,不管谁的岗位,每个人都要检查的,他们也会检查我的岗位。”此时,坐在一起唐朝斌和谭国经噗嗤的笑了起来,谭国经看到笔者投过去询问的目光,他出卖了唐朝斌:“唐朝斌说,你怀疑也尔兰师傅给我们三班丢脸呢?”说完大伙都笑了。
午饭后,核算员郭望军打开了中石油电子邮箱,将班组四月份的绩效明细表发给全班每个人,每项都考核落实到个人,大家更好的总结自己当月的工作。然而文件名则是“一言一行是班组的形象,一点一滴是你我的利益”。
从这次班组蹲点,笔者感受到班组协作不是大道理,也没有什么高的觉悟和境界,用班长李玉海的话说,每个班8小时都生活在一起,比亲人、甚至比家人相处时间都长,就是每个人把班组的事情都当成自己家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