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4|回复: 0

媒体评时下娱乐节目:唱歌是基本功 跳水是什么功?

发表于 2013-5-2 08:58: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这不断的竞争中,在这天天的娱乐里,选秀节目最终将走向哪里?不知那些节目制造者们考虑过没有,也许大家都是得过且过罢了。其实,娱乐是有底线的,只是这底线至今在很多人那里依然是一片空白。

  近来有两家卫视的明星跳水节目引发了新一轮收视高潮,让观众从前些日子此伏彼起的唱歌秀里好不容易挣脱出来,又陷入了跳水秀的感官刺激中。

  唱歌是人类的基本功,无非有人唱得好听,有人唱得难听而已,经过了文艺宣传队和卡拉OK大普及的时代之后,无数人的唱歌水平得以明显提高,当年很多歌唱比赛都设有业余组,人们发现,其中的佼佼者一点都不亚于那些职业歌唱家。所以,靠演唱作秀场,提高收视率,实在无可厚非。尽管唱功只是秀场吸引力之一,评委的言行、选手的背景、现场的煽情更具效果,但选出来的歌手起码在演唱方面还能获得观众和专家的认可。

  而跳水是个什么功呢?恐怕只能算是极少数人才可以掌握的高难功,即使在众多的游泳好手中,擅长跳水的又有几个?而高手则更是寥寥无几。用跳水作秀,尤其是那些从来就没有登上过跳台的名人们忽然间被“赶鸭子上架”,其看点大概就在于丑态、惨相和一“跳”惊人。反差才是这种节目收视率的基础,反差越大,收视率越高。一个原先有模有样的人物,居然以完全相悖的另一种姿态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有的拍晕,有的灌水,有的被百般劝阻后还要强行登场,有的一把年纪仍然“秋行春令”,以致所有人都为他捏着一把冷汗。在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秀场风浪中,终于完成了收视率的攀升。

  在这样的秀场,一些名人为何还会临危不惧、铤而走险?可能是有些名人从来不甘寂寞,每年每月都要闹出几个大动静出来维持知名度;还有人大约不上镜就难受,不上收视率高的节目就更难过。何况,风险与出名也是一种等价关系,没有风险,哪来的知名度?

  秀场的波澜当然还要依靠秀场外的推助。每个名人都有一群粉丝,当然也有一拨对手,于是,网上的呐喊、惊呼、口水战、惊悚一跳的视频,再加上传统媒体的跟进,更为收视率带来了可观的效果。

  唱歌秀不能不说还有那么点励志功能,而跳水秀呢,有人说这也是励志,可从头至尾也找不出这种励志的必要性,如果说纯粹为了收视率,恐怕更合乎逻辑。

  追求收视率是近些年电视台的目标,在追求收视率的激烈竞争中,人们发现了选秀的强大吸引力、娱乐化效应,而娱乐节目的特点就是速朽,所以,花样翻新,奇招迭出,不断制造新的娱乐看点,直至引进外国版权,在许多人的眼中,正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

  昨天是唱歌,今天是跳水,当跳水也被看腻了以后,又会是什么?著名演员黄秋生就说:“建议叫明星去跳楼,看谁命大,收视更佳。”他的讽刺道出了选秀和娱乐的致命弱点,即“娱乐至死”的悲哀。在这不断的竞争中,在这天天的娱乐里,选秀节目最终将走向哪里?不知那些节目制造者们考虑过没有,也许大家都是得过且过罢了。其实,娱乐是有底线的,只是这底线至今在很多人那里依然是一片空白。陈 原

来源:中新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