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五一”到了,我们听到了“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声音比平时更加响亮。我们看到了许多技术能手做出成绩,成了劳模,劳动的价值得到了认可。我们也听到了培养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受冷落,人大原校长纪宝成说“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大家谈起来都认为很重要,现实生活中又离不开,打心眼里却瞧不上”。“现在几乎没有市委书记、市长与县委书记、县长的孩子上职业院校,就连说职教重要的人的孩子一般都没有上职业院校”。
不少家长对孩子上职业院校有看法,并非什么奇怪之事,特别是“市委书记、市长与县委书记、县长的孩子”不愿上职业学院更不足为奇,若强求这些“管二代”上职业院校实在勉为其难。因为他们大都从小生在领导干部家庭,享受着普通人家孩子无法享受的优厚待遇,基本上不用为自己将来的“饭碗”发愁,让他们去上职业院校难免有点“放福会不享”的味道,也许在“官二代”心目中,当技术工人差不多就是自己找罪受。
而许许多多平民百姓家庭的孩子就不同了,当他们上理想高校之梦破灭后,往往就会把上职业院校作为次优选择,孩子的家长也会非常支持孩子学门技术,将来靠技术“吃饭”的想法,毕竟,在现实生活中,当技术工人不仅就业方面不用多操心,而且薪酬还比较高,靠技术吃饭照样能够体体面面、生活幸福。那些依靠父辈找到相对“体面又轻松”工作的“官二代”、“富二代”,很多时候可能由于没有一技之长而在职场找不到“体面又轻松”的感觉,可能工作中的小困难就会让他们倍感头疼,觉得无从下手,最后走上“坑爹”之路。从这一点来看,吃“技术饭”的工人会更有优越感,他们凭技术找到的工作岗位即便辛苦一些,起码能够真正体现其自身价值。再说,技术工种差不多都是熟能生巧,天长日久,外人看上去挺辛苦的工作岗位,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苦累。
前些年,笔者老家有位邻居的儿子就是上的职业学校,刚开始他要上职业学校的时候家里人还都不愿意,觉得上职业学校毕业后找不到轻松的工作,后来,在他的坚持下,家里人才同意他去上职业学校,没想到,他毕业后到南方不但靠学来的车工技术和电焊技术找到了稳定的工作,而且薪酬是年年增加,如今他的工资比当初考上理想大学的几个同学都高出许多,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我曾听他父亲说:“实在有点意外,早些年真没想到当技术工人也能拿高工资。”
笔者认为,尽管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行政事业单位,或者在企业当“高管”都是挺体面的职位,可当技术工人绝对不是什么丢人之事,只要能够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干出成绩,照样是非常光荣之事,照样可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