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创新作法:生命健康是最大的民生
维护职工生命安全健康权益是对职工最大的维权,也是最大的民生。2012年,我省在各类企业全面推广应用“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模式”,全国率先在高危企业推行签订《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明确工会如何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指导工人遭遇职业病危害时如何维权。
2月23日,川煤集团华蓥山广能公司工会主席何峥嵘代表全体职工和公司董事长高正强正式签订了《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从而拉开了我省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的帷幕。6月8日,省总在广安市召开了现场会之后,各市州总工会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工作目标和措施,相继成立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协调领导小组,将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工作纳入本地、本单位工会目标考核。宜宾、内江、南充等市州将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扩大到全部有职业危害的企业。成都等市州在签订行业专项集体合同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协商,再签订单个企业的专项集体合同,有的以召开现场会的形式,将企业集中起来签订专项集体合同。各级工会组织以推进签订职业病专项集体合同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职业病防治三方协调机制,广泛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认真开展职业卫生检查活动,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0月30日全省2633家企业签订职业卫生专项集体合同,覆盖职工541737人,工会开展职业卫生检查21378次,为139.9万人次提供职业卫生知识普及教育。
据悉,我省此项工作得到全总的肯定,2013年将在全国推广我省职业病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的经验。
人人参与:职工安康系万家
2012年我省“安康杯”竞赛活动亮点纷呈,竞赛内容日趋丰富,形式不断创新,成效越来越显著。
一是安康杯竞赛活动参赛单位和参赛职工数量再创新高。2012年,全省参加“安康杯”竞赛的企事业单位达到14731家,增加2579家,增长21.2%;参赛职工4094549人,增加146317人,增长3.7%。省总工会连续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和全国“安康杯”竞赛安全文化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同时,我省有84家单位荣获2011年度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194家单位荣获2011年度省“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44家单位荣获2011年度省“安康杯”竞赛示范单位,1家“安康杯”竞赛特别优秀单位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7家“安康杯”竞赛特别优秀单位获省五一劳动奖状。
二是推动“安康杯”竞赛向民营企业和高危行业延伸,促进了民营企业特别是煤矿等高危企业的工会劳动保护工作。2012年,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参加“安康杯”竞赛活动的达8908家,同比增加682家,增长8.29%。在全省高危行业中,有720家煤矿企业的23万多名职工,380家非煤矿山企业的2.7万名职工,914家建筑企业的31.8万名职工,455家化工企业的20多万名职工,147家石化企业的7万多名职工以及304家冶金企业的26万多名职工等积极参加“安康杯”竞赛活动。通过“安康杯”竞赛活动,促进了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工会组织发动职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将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与实施“安康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安康杯”竞赛活动单独考核、一并表彰。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充分发挥组织健全、联系企业紧密、善于发动职工群众的优势,与党政有关部门一道,通过不断拓展“安康杯”竞赛活动的领域和范围,逐步实现了全行业的企业参赛。同时引导和支持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独立组织参加竞赛活动,支持开展重点工程项目竞赛,推动竞赛活动的不断创新和向纵深发展。
采访手记:常干常新 追求实效
常干常新,追求实效是我省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一大亮点。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工作高度自觉性的表现,大到社会行业,小到单位职工,只有不断追求创新才能使工作更有贴近性,才能不断推陈出新,才能用最好的方法、措施和手段促进工作开展,才能使工作的成效不断增强。维护职工的生命健康权益是最大的民生,全省各级工会不断创新劳动保护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是对职工、对事业高度负责任的表现,让我们感觉到了全省工会劳动保护战线上的干部职工真正用心谋事、用心想事、用心干事的工作状态。(本报记者 骆向明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