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8|回复: 1

[深圳杂谈] 教育局须直面深圳中考体育免考疑问

发表于 2013-5-7 08:58: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体育进中考以及高考,是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只重视功课而忽略身体素质的观念的有力纠正。但是,正因为它同升学发生了关联,如何最大限度做到透明与公平,如何从机制上防止舞弊与贿考,就显得格外重要

深圳中考体育免考事件仍在持续发酵。连日来,一个名叫“中考体育不平则鸣”的QQ群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众多参与讨论的家长提出要“进一步维权”,“让6万多中考生告别拼爹的时代”。

事件的来龙去脉大致是,今年3月,深圳市教育局印发了《2013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方案》。根据方案规定,体育尖子生可免考。而从2014年起,深圳将取消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体育尖子生免考的规定,也就是说,2013年是初中毕业的体育尖子生最后一年享受免考升学体育政策, 一些家长担忧它会变成“最后的疯狂”。

比如,4月25日,深圳市学生体育联合会发布了《2013年深圳市中招体育考试特殊类考生公示》,在3502名特殊考生中,有3116名“体育尖子生”可免考并获得中考体育满分,免考途径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包括定向越野、武术、击剑、空手道、跆拳道、健美操、啦啦操、足球、跳绳等。细心的家长发现,去年免考体育尖子生只有1800人。另一个可为对比的数字是,广州今年免考生比例为0.93%,而深圳达到了5.1%。

尽管深圳市教育局对家长的质疑做出了及时回应,称今年体育尖子生比往年有所增加,是因为今年赛事增加了,并表示“教育行政部门欢迎广大师生实名投诉弄虚作假行为,对弄虚作假行为将予查处”。但这样的简单回应并未让涉事家长信服,众多的问号在他们心中聚集,挥之不去。

这些疑惑大体包括:为什么普通学校的“体育尖子生”反而比体育学校还多?在一次飞盘比赛中,为何比赛垫底的队员也照样获得免考?一支足球校队为何塞进了26人?一些公示的获奖项目闻所未闻,是不是只要参赛就可以获奖?比赛“斗兽棋”,为何公示成了“围棋”?体育差生怎么突然变成了“体育尖子”?为何培训、购买比赛用具要花费数千元?……这样的疑惑乃至焦虑情绪背后,直指沉甸甸的“公平”二字。

孱弱的身体往往难以生出强健的精神,体育进中考以及高考,是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只重视功课而忽略身体素质的观念的有力纠正。但是,正因为它同升学发生了关联,如何最大限度做到透明与公平,如何从机制上防止舞弊与贿考,就显得格外重要。由于高中学位特别是优质学位有限,中考的激烈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高考,1分之差往往能拉开几十名乃至上百名的差距,如果不能堵住这里面的利益勾结漏洞,只会给人带来深深的公平底线失守的溃败感。

尤其值得一问的是,深圳市学生体育联合会究竟是一家什么性质的机构?既然是一家“民间组织”,其要职为何多由教育部门领导出任?如何对它进行有效监督?难怪有家长质疑这中间已经形成了一条黑色利益链,即少数学生家长交高额费用,培训后拿到体育满分,比赛和培训的组织者学体联表面上“非营利”,其实在背后收受好处——对于家长的种种疑问,市教育局当以更真诚的态度予以积极回应,不虚饰,不回避,不含糊其词。要知道,在这件事上,教育部门不是旁观者,而是实实在在的当事人,理应认真接受公众严苛的监督与质疑。

进一步说,为维护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计,为维护众多考生的平等与尊严计,如果真相迟迟不能浮出水面,还有必要呼吁有关部门的调查力量介入。

来源:晶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7 22:43:16 | 查看全部
维护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计,为维护众多考生的平等与尊严计,如果真相迟迟不能浮出水面,还有必要呼吁有关部门的调查力量介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