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87|回复: 4

心常常因细腻而伟大(转贴)

发表于 2008-9-4 10:58: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开岭在他的随笔集《激动的舌头》中,引用了赫尔岑回忆录所谈到的一个风俗。赫尔岑满怀深情地说,西伯利亚的一些地方,出于对流放者的关怀,形成了这样的风俗:他们夜间在窗台上放些面包、牛奶或清凉饮料“克瓦斯”,如果有流放者夜间逃走路过这里,饥寒交迫,又不敢敲门进屋,就可以随手取食,以渡难关。王开岭接着赞叹道:“多么伟大的细心!”

    前不久读张光宇《拉萨的月亮》(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才知道拉萨每年过年都有一项内容,那就是到街头布施穷人。穷人成排地站着,众多布施者都拿着零钱一路分过去。书中“我”钱分得差不多了,就专挑看着顺眼的求乞者分,而那些看着不喜欢的人,就被跳过去了。这时,藏族大学生达娃把“我”拉到一边,告诫“我”不能这样有所遗漏,这样做会使那些落空的求乞者受到伤害。达娃认真地看着 “我”,直到她确信“我”已明白了她的意思而又没有因此受到伤害,才放心地继续布施去了。

    我对这段文字惊叹不已。我禁不住批曰:“细腻的心灵。心常常因细腻而伟大。”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很少读到这么好的文字,因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粗糙,我们的心灵当然也只会越来越粗糙,越来越自私和冷漠。

    为什么细腻本身就常常是伟大的,因为细腻体现了伟大的爱心和善良,体现了内在的良知和尊严。一个人关心别人的处境和尊严,必是出于自己内在的尊严和处境。所以,在一个彻底丧失了尊严的无赖群体之中,几乎没有真正的良知和关怀。
    (来源:今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4 22:13:52 | 查看全部
细心,再细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8 14:43:15 | 查看全部
尊重他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无论贫穷或是富有。这样的细心,为的是不伤害别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2 07:42:00 | 查看全部
感谢王哥,深受启发。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又有多少人懂得尊重呢?真正理会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道理,在行动语言上真正做到尊重别人。遗憾的是现在有的人只是把尊重当成语言的摆设,掩饰自己虚伪面孔的工具。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4 15:39:55 | 查看全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对待别人时,先问问自己的内心,皆体现孔子儒家思想的“仁”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