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6|回复: 0

[深圳杂谈] 孩子,你为什么抑郁?

发表于 2013-5-9 08:04: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7.jpg

一位“70后”妈妈向本报反映:读初中的女儿有一个女同学,已经割腕3次,每次都在同一个地方,原因是抑郁。“70后”妈妈不解: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患抑郁症的小孩会不会影响朝夕相处的同窗?如何才能治好?作为家长能做什么?

与癌症、高血压、肥胖症一样,抑郁症正在呈现越来越年轻的趋势。据联合国2011年统计报告指出,10~19岁的“青少年”占全球人口18%,约12亿人,其中20%患有精神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抑郁。这个数字确实惊人。

香港 男生抑郁倾向比女生严重

乐仔小学6年都在男校度过,两年前升至男女混合学校读中学,因面对陌生人常面无表情,被女同学取笑是“怕丑仔”,只知道打游戏发泄,但抑郁感挥之不去。“有时躲在房间时,甚至想过自杀。”乐仔说。

香港民间公益机构圣雅各布福群会此前访问了4所学校1000多名初二三年级学生,受访者有抑郁倾向占整体32.7%,其中男生37.8%,女生29.3%;在可能患上抑郁症的比率中,男生更比女生高出一倍。香港城大应用社会科学系有专家表示,外国类似研究一般显示女孩较男孩易抑郁,但香港情况刚好相反。

圣雅各布福群会学校社会工作人员解释,男生比女生较少用言语表达自己,开心不开心都难向他人分享。若是负面的情绪一直累积没有得到适当抒发,会严重影响身心发展。

深圳 强迫症低龄化趋势明显

和很多人把青少年比喻成早上七八点太阳一样,年轻的深圳代表着青春、阳光、希望。然而,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抑郁症患者。数据显示,深圳每年的自杀人数已超过交通死亡人数。多数是因为抑郁。深圳最近一次市民精神疾病调查在2006年,由市卫生局(现名“卫人委”)公布,18岁以上的深圳市民精神疾病(精神疾患并不是特指重症精神疾患,各种因精神问题引起的反应,如抑郁、焦虑、狂躁、失眠等都叫精神疾患)总患病率超过20%,这是1996年前患病率的4.4倍。7年过去,我们可以想象如今之况,或许更甚。

深圳市心理咨询协会会长邹光宇告诉记者,近年来,心理咨询的青少年不是少数,但多数只是困扰者,不是患者。给他感受最深刻的是,强迫症患者有低龄化趋势。

惊人数据

香港30万人患抑郁症,12至18岁的青少年中患病率为1.3%。

内地3000万青少年儿童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约1/5的孩子有抑郁倾向,存在自闭、自私、沟通障碍、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情况。

全球每年近300万青少年企图自杀,我国平均每年28.7万名青少年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每两分钟就有一人自杀身亡。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已成世界第四大疾患,预计到2020年成为第二大疾病。

自杀人群中70%~80%患抑郁症。全球15~19岁人群的疾病负担中,抑郁症比例最大。

来源:深圳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