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蒲永燕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文明始于劳动,劳动者靠自己的努力实现对社会的贡献,他们是光荣的!因此,人们尊重劳动者,还设立了“五一”劳动节,可是如今,很多的体力劳动者由于薪水低而感觉不到劳动的意义。
5月1日,一位在饭店打工的女服务员对记者采访她如何看待“劳动最光荣”时只能苦笑:劳动最光荣,劳动者也最苦啊!像我们这些临时工,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每月工资只有1200块钱,哪里能体会到光荣?对此,有人感叹劳动的光环似乎正在褪色,呼吁为普通劳动者提高薪酬待遇。(新华网)
以上报道中的女服务员所处的尴尬境遇也是大部分劳动者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较之改革前,大部分人的工资都有了较大提升,尤其是企业高管,工资提升幅度较大,但是基础员工的工资却没有同步提升,只是象征性地涨了一点。同一家企业,企业高层的工资可能是一线员工工资的10倍,乃至100倍,这种现象愈演愈烈,使基础企业员工感觉不到劳动的价值所在,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奋斗在生产一线的企业员工的心!
笔者所在的单位是公路行业,职工们的工作内容就是在修补、养护公路,他们没有工作车间,工作平台就是大漠戈壁,每天不是在太阳下暴晒,就是在风雨中抢修道路,可是他们的工资到现在也才能够拿到每月2500元左右,笔者了解到,他们每年都有增资,可是每人平均增资额仅为20元左右。当地的物价却高的离谱,现在时令菜没有低于2元的,土豆蛋已经涨到每斤4元,更不要说新鲜水果和肉了,一位同事戏谑地对笔者说,自己买一次菜就会揪心一次,如果再有个头疼脑热的或是生大病,就很有可能立即致贫!
如果生活都没有保障,那劳动者就会对自己的劳动付出产生怀疑,必定会影响到生产、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发展。
所幸的是党的十八大已经提出了全民收入倍增计划,这对于大部分低薪劳动者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的困难,笔者冒昧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制定完善更为合理公平的薪酬制度。这个制度的原则是提低的同时适度抑高,实现大部分人的工资达到中等水平,向橄榄型国家发展。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应该进行全面客观的工资发放调查,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岗位之间应该统筹兼顾,避免出现高的更高,低的更低。
第二:提高劳动者待遇,为劳动者撑腰。为劳动者提供更为宽广的发展平台,享受到很多高管已经享受的待遇,包括政治待遇,比如说,人事调整、正常提拔等,也包括生活待遇,首先工资不能和高管距离拉的太大,同时如出国考察、业务培训等,还有各种荣誉,也应该为劳动者多考虑,逐步提高劳动者的待遇,才会提升劳动者的价值观。
第三:劳动者加强自身素质教育,为自己鼓劲。作为劳动者应该正视自己,在提高技术能力的同事加强文化理论学习,面子是要自己给自己的,“打铁需要自身硬”,只有我们自己强大了,才会被社会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