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1|回复: 1

致敬母亲!全世界的母亲多么地相像

发表于 2013-5-13 07:54: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jpg
2.jpg   
将卵团抱住的蜈蚣。

3.jpg   
梧桐山的蠼螋。

4.jpg   
小蜂在枯叶蛾的卵上产卵。

5.jpg   
产卵的棉蝗。

6.jpg
嗷嗷待哺的家燕幼鸟和辛劳喂食的父母。

7.jpg
雌性叉尾太阳鸟(大图)不如雄性鲜艳。

8.jpg
这是一只正在照顾慈鲷宝宝的慈鲷妈妈,注意它隆起的下巴。

9.jpg
到了安全的地方,慈鲷妈妈就把宝宝们吐出来,让宝宝们自己觅食、玩耍。

10.jpg   
慈鲷妈妈就在边上陪着宝宝们,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它们,并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11.jpg
不好,有危险!慈鲷宝宝秩序井然地迅速撤回到妈妈口中藏好。

12.jpg
慈鲷妈妈口中含着所有的宝宝安全离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3 07:55:40 | 查看全部
致敬母亲

昨天是母亲节,让我们感恩所有的母亲。蕴藏在生命基因中最深处的力量就是母爱。母爱是世上最无私的情感,并不是人类的专利,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都有母亲为后代尽职尽责地付出,我们人类作为有思想有灵魂的高等动物,会用感恩和孝顺回报父母亲。

在这个移民城市里,因为远离故乡,因为和亲人天各一方,在母亲节到来时,对母亲的爱与思念格外强烈。

在生物漫长的进化历程中,大自然赋予了众生各种神奇的力量,其中最为神秘的,蕴藏在基因最深处的力量就是母爱。每种生物诞生于世,无不靠伟大的母亲给予生命。美国诗人惠特曼说:“全世界的母亲多么地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母爱是世上最无私的情感,而母爱也并不是人类的专利,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都有母亲为后代尽职尽责地付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动物的情感是伟大的,它们用各自的方式表现了对子女本能的爱护,可是与人类相比,这种爱还是有局限性,它们只能守护、哺育和教会幼仔简单的生活技巧。无论如何,人类还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高级动物,人类具有第二信号系统,可以用语言传达给下一代更多的东西,并且从孩子出生前到出生后都能给予更为理性和有效的呵护,不仅将孩子健康地抚养大,更可给予其思想上的教育。因此人类的护幼是本能与思维感情的结合,更为深沉和多样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人类作为有思想有灵魂的高等动物,在这一点上区别于动物——我们会用感恩和孝顺回报父母亲。

蜈蚣:抱着卵团不松手

蜈蚣妈妈在产卵时会将身体蜷成“S”形,卵经由身体末端生殖孔排出,并在第八、九体节的背板上粘结成一团,然后蜈蚣巧妙地翻转身来将卵团抱住,不吃不喝,直到卵团孵出为止。小蜈蚣刚孵化出来时,蜈蚣妈妈也不敢掉以轻心,还是用它的多对足紧紧抱住那些白色柔软的幼体,这些小家伙孵化20天后,才会自行散开和觅食。

蠼螋:全心呵护卵和幼虫

蠼螋(音:qúsǒu)长着一只剪刀状的尾铗(音:jiá),它用这把利器捕食其他小虫。这种看似剽悍的昆虫却是一个模范母亲,在孩子出生后寸步不离地趴在卵上,除了守护,还会用足沾取口器分泌的液体,清洁卵的表面,防止卵发霉或者感染。若虫孵化以后还一直用心呵护它们,用尾铗吓退敌人,找食物给若虫吃,一直到若虫能独立活动散去后才会离开。

小蜂:把卵产在蛾卵里

寄生现象在昆虫世界显得尤为普遍。这堆青绿可人,还带着天珠般花纹的东西,是枯叶蛾在树枝上产下的卵。盘踞在卵上的小蜂是一位自私的母亲,它用腹部末端尖利的产卵器刺破枯叶蛾的卵壳,在里面产下了自己的后代。小蜂的卵孵化后就有充足的营养来源,而枯叶蛾的卵将无法孵化出后代。自然界原本就是弱肉强食,动物们都进化出了自己的本领更多地繁殖,我们也不能苛责这位自私的母亲,这是漫长年代刻入基因的法则和爱子之道。

棉蝗:把卵产进水泥缝

棉蝗又叫大青蝗,通体青绿,身体粗壮,是蝗虫家族的巨无霸。因为体型大,密布着粗刺的后足弹跳有力,因此得了一个非常有气势的别名叫做“蹬山倒”。这位棉蝗母亲,正是用着蹬山倒的气势,将粗短的产卵瓣竭力插入登山道的水泥地缝隙中。它为何要选择此处产卵呢?或许认为最危险的地方是最安全的地方?还是有其他考虑?我们不得而知。但这种尽全力留下后代的作风,是动物界每位母亲不可磨灭的天性。

家燕:奔波喂食不得闲

观察一个满是幼燕的燕窝,就会发现忙碌的父母大约5分钟就要飞回来一趟,给嗷嗷待哺的孩子喂食。一只长了10天的家燕幼鸟,每天要由亲鸟喂食近百只昆虫才能填饱肚子。家燕每窝产卵4-6枚,父母双亲共同孵化15天左右。出壳后,亲鸟共同饲喂孩子20天,雏鸟方能出飞。亲鸟再饲喂5-6天,雏鸟有了独立活动能力就会离开父母远去。

为了孩子,她们放弃了“女为悦己者容”的美丽

在南方,太阳鸟被叫做“朱雀”,是国人心中的瑞鸟。颜色艳丽的叉尾太阳鸟是深圳常见的留鸟,体格还没有一部iPhone大,喜欢飞到刺桐花的枝头食蜜,加上它可以在花朵前悬飞,常常被人误认为是蜂鸟。

留心观察雄性叉尾太阳鸟和雌性羽毛颜色的不同。与人相反,在鸟雀的世界里,雄性装扮得更加鲜艳,尤其在嘉年华似的繁殖季节,雄性鸟雀会长出绚丽的繁殖羽和婚姻色,吸引雌性,而雌性为了准备孵卵,羽毛的颜色反而更加朴实和低调,尽量不醒目招摇,和环境的色彩能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安稳地在巢中孵化后代。

为了下一代,鸟雀的母亲们放弃了“女为悦己者容”的美丽。

慈鲷:把儿女含在嘴里

传宗接代是动物的本能,也是物种繁衍最基本的保证,动物为了呵护下一代,用尽了智慧和能力,大鹏湾里母慈鲷(音:diāo)保护儿女的场面,温馨而令人感动。

来源:晶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