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保姆式”管理的蜕变
宋洋
5月13日,笔者在中石油管道局四公司CPP—4D1机组南坦海盾构现场采访时看到:员工的工作状态,实现了由被动接受管理向主动自我管理转变,机组管理也从提高人员素质和行为能力的初级阶段,跨入员工自我规范行为。
机组长李胜新告诉笔者:“制度的制订者是‘人’,制度的遵守者和执行者也是‘人’,体现机组团队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还是‘人’。我们通过强化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以增强‘人’的学习能力、判断能力和执行能力,从而结束了以往保姆式管理的方法。”
盾构施工作为油气管道建设产业链中的特种作业,承担的都是急、难、险、重的控制性工程。在工程开工前,这个机组首先会了解参与工程管理与施工的人员基本情况;其次要了解工程管理过程中的难点和风险;最后确定工程管理目标。通过对这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他们从人的需求出发,把承认人的需要、重视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鼓励人的创造作为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与机组员工交谈中,笔者看到员工兰登云施工日志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他说:“刚来南坦海盾构项目的时候,高密度、多种类的培训,让他们应接不暇。开始他们感到累和烦,但是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后,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对风险识别能力、规范行为能力和管理与自我管理能力正在逐渐提高。”
在立足培养员工工作技能的同时,这个机组通过制订员工形象、办公环境、宿舍环境和食堂环境标准,明确员工的行为举止,形象礼仪、接人待物等行为规范,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教化和感染员工。
在采访时,员工葛建孟笑谈了一件趣事:由于地面工作区和生活区严禁乱扔烟蒂,在找不到垃圾桶时,他们已经养成把烟蒂掐灭后先装入裤兜的习惯。在回家休假期间,他抽完烟后顺手就把烟蒂掐灭装入裤兜内,等他的母亲为其整理衣服时,发现了裤兜已装了一堆烟蒂。这件趣事生动的说明了只要坚持,很多要求都会落实到行动,进而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
人吃饭要一口一口吃,基础管理要一步一步抓。如今,CPP—4D1机组敢于挑战传统,用创新管理模式,摒弃保姆式管理方法,引导员工自我规范管理。通过岗位技能训练,把员工培养成合格的“工作人”;通过行为规范养成训练,把员工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人”。
2010年至2012年期间,这个机组先后有24名普通员工成长为技术骨干,17名普通员工取得了技术创新成果,5名技术员走上了关键管理岗位,为油气管道盾构工程由“控制性项目”变为“可控性项目”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