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80|回复: 13

(跟帖技术比武)六大难题困扰高技能人才成长

发表于 2008-9-9 23:53: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谈技术比武,听起来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谁也不能否认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今一些企业的技术比武大赛中,熟悉的人才还是那几个,几乎年年如此,这也充分的说明高技能人才的严重匮乏,甚至有的企业一些历经多年磨砺而沉积的“绝活”已青黄不接,甚至濒临绝迹,继而影响着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发展的步伐。笔者调查发现,造成一些企业高技能人才欠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历史观念陈旧

      由于长期以来受“重仕轻工”、“重学历轻技能”等传统陈旧观念的影响,对高技能人才所起的作用还存在模糊认识,在政策上没有对高技能人才的作用给予足够重视,人为将职工分为不同的层次等级,并依身份享受相应的待遇,由此产生高技能人才地位不高,待遇偏低,激励不足,导致青年员工钻研技术、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不高,造成技术工人出现“技术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另外,占相当比例的青年工人认为“学技术没出息”,对学技术热情不高,导致技术水平低下,一些宝贵的技术和先进操作经验等“绝活”由于技术工人的严重匮乏而濒临绝迹。

      管理机制不活

      高技能人才欠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它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问题,而是企业长期以来管理机制不活造成的必然结果。一是业绩考核机制不健全,薪酬制度不合理,没有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二是管理层在观念上存在误区。目前不少管理层人员错误的认为一些工作是一项简单的操作技能,技术含量低,只要年轻有力气,谁都能干,从而在对这些职工的管理方式上就比较粗糙,给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带来负面影响。管理工作其实是一门深奥的科学,如果思想观念陈旧,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深入分析研究,仍旧采取过去的“老黄历”,生搬硬套“老方法”,盲目乱用“新方法”势必给工人带来心理压力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评聘机制不实

      现行的技能评聘机制不尽合理,也不够完善,论工龄,熬资历,论资排辈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到年头即便有能力考试过关也不得参加评聘或评聘不上,待到能晋升技师或高级技师的年头时,许多工人已经没有激情了,不愿参加考试了,再说也快到了不能在本岗位上工作的年龄,评聘与否已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正是这种呆板的机制严重挫伤了青工学技术的积极性。另外,惟学历识人才的思想也给青工学技术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有不少人认为有技术、有特长不算“人才”,有学历有文凭才是人才,干技术“活儿”窝囊的感觉严重存在。

      培训机制不全

      现行的人才成长计划在很多企业只是一句空话,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没有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为了节约培训经费,对新毕业的大学生、退伍军人、复员军人、转业军人和外单位调入的职工,无论是有经验的还是没有经验的,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就直接上岗,殊不知,这些职工不仅不能很快的胜任工作,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二是部分领导决策层对完善职工培训机制缺乏长期规划。往往表现在一届领导只管一届的事,没有对职工的培训机制进行长期规划,没有为企业的发展建立健全长期的职工培训计划,只有在遇到问题或需要大量应用某项新技术时才想起办个简单的培训班,而这些针对工人的培训形式过于传统僵化,缺乏创新;培训内容过于粗放,缺乏针对性。三是企业为一线青工创造外出培训的机会屈指可数。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一些企业中的大多数青年职工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新鲜的、更深层次的技能和经验,他们对技能的掌握大多只停留在“皮毛”,加之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因此青工在工作中“会而不精”的现象屡见不鲜。

      内部顶职招工

      有的企业采取内部子女招工、顶职等用工方式,往往把一些专业不对口,技能不高的人员聘到各岗位,或不懂任何理论和技能的复转军人安排到岗位,造成职工队伍的素质整体不高的现状。另外,各类行业技工学校的取消也造成了这些行业不能招聘到有过硬技能的工人,技工学校的学生在学校就能掌握一定的技能,而现在的大学生只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很难适应一些行业的工种,更有甚者爱子心切,将原本有能力外出发展的大学生子女留在身边,并尽可能的将子女送到工作清闲、环境舒适、经济收入高的岗位上,占用了企业的部分岗位编制,从而使得一些苦、脏、累的技术岗位,没有新鲜的“血液”做补给。

      企业岗位变动

      企业除了搞好本职工作与安全生产以外,其它的一些日常工作也要不断的开展,这就需要在其它岗位上充实一定的工作人员,而这些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来自一线生产班组中非常优秀的技术工人,这些人员的岗位变动会对一线生产班组的技术力量产生影响。此外,上级企业在下级企业内进行竞聘空缺岗位的考试,也会造成高技能人才流失。从长远考虑的话,技能人才的流失对需要技能人才的企业来说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结合一些行业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和高技能人才欠缺的成因我们可以看到,高技能人才欠缺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且又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它将会影响到青年技术工人的健康成长,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下降,甚至会影响到有些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辩证的思考自身的不足,必须认真落实各种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让企业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作者:马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23:56:24 | 查看全部
深入调查得出的结果,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老师斧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01:06:54 | 查看全部
认真学习了,调查得很细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05:31:35 | 查看全部
技术比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08:28:37 | 查看全部
调查得很细呀,深入调查得出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08:52:10 | 查看全部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12:00:21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楼张耀杨于2008-09-10 01:06发表的  :
认真学习了,调查得很细呀!
谢谢张老师宝贵指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12:01:17 | 查看全部
引用第3楼bcmksmj于2008-09-10 05:31发表的  :
技术比武!
谢谢王老师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12:02:05 | 查看全部
引用第4楼曹永龙于2008-09-10 08:28发表的  :
调查得很细呀,深入调查得出的结果
谢谢曹老师支持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12:03:06 | 查看全部
引用第5楼银长民于2008-09-10 08:52发表的  :
不错
谢谢银老师支持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