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让“比武效应”在衍生中不断前行
一场轰轰烈烈的技能比武大赛自然能够为选手赢得不少鲜花和掌声,而令人担忧的是赛后一如既往的沉寂和按部就班的生产轨迹。比武的目的是在职工、班组、车间当中形成一种“争优”的效应,放大这种“效应”,就需要推出若干的“衍生物”来扇动翅膀,共同维持企业最需要的安全生产稳定。
高手要带兵
“记住啊,身体要微侧,腰部用劲,把车钩甩上去。”
“汪洋,你办法不错,我更换车钩的速度提高了将近10秒钟。”
9月7日,郑州客车车辆段库乘车间检车员汪洋正在给班组的职工传授车辆检修知识。汪洋是2007年郑州铁路局客车技能大赛五项全能的冠军,而今,他却身负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就是在10月份为该段党员练功比武大赛输送15名参赛选手,同时必须保证60%的入围率。
在郑州客车车辆段,类似于汪洋这种业务上的“一号人物”有132人,该段将历年来获得过比武大赛荣誉的选手放入“名人堂”,逐一登记造册,详细记录工种以及擅长业务,在每一次大型比武大赛前夕,都要“分配”多少不等的名额任务来带动全员参与的热情,让荣誉感和责任感一脉相承。
“培养一批新人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从最初参加全段154个班组890余名选手的海选,再到8个运用车间6个工种的比赛,直到最后在比武演练现场举行的70人次的决赛,我是全程跟从,看着他们,我很有成就感。”汪洋如是说。
选手要结对
“马建民大哥,这种故障我第一次见到,您看看怎么处理。”
“别担心,第一次出乘,遇到问题一定要冷静。”
9月2日,该段洛阳运用车间库电班职工史梦元在处理商丘至三门峡4711次列车漏电故障时,发现为电扇漏电所致。在其“互保对子”马建民的协助下,对全列车电扇进行了排查处理,共发现漏电隐患3处,更换电扇3台,有效消除了可能因漏电造成的火灾隐患。
马健民是该段第7届练功比武大赛车辆钳工组的第一名,按照该段相关制度要求,历届比武大赛参赛获得名次的选手都要与技能相对较弱的职工进行包保,在突出业务骨干保安全作用的同时,加强了与普通职工的安全卡控和相互协作。参赛选手与职工之间一对一的相互搭配,纵向盘活带动了全段安全保障体系。
该段从历届练功比武大赛中筛选出了171名职工,组建成342个安全“互保对子”,利用“互保对子”之间产生的感染力、约束力和相互竞争关系,强调“以老带新”、“以强带弱”,营造你追我赶共保安全的工作氛围。这些“对子”们每一个月会为全段的安全生产贡献出1600个故障隐患,使“比武效应”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能手要立功
“荆云龙,车间刚给你立一功,铁路局的嘉奖令又下了,我给你数数,还需要三个‘功’,你就可以添上一朵红花了。”
“可不是,有了红花,‘技术能手’的称号就能保留,搞不好还可以享受旅游待遇。”
9月2日,列检车间门口的“光荣榜”围满了职工,大伙七嘴八舌的议论着粘贴的嘉奖令。
嘉奖令上写着:在7月4日凌晨4时40分,三班五组职工荆云龙在对K157次旅客列车4分钟的技检作业时间里,他发现转向架一位制动梁一位侧与端轴连接处折断,防止了一起可能发生的因制动梁脱落造成的旅客列车脱轨事故。路局经研究决定对荆云龙记功一次,并奖励10000元。
荆云龙是列检车间2005至2007练功比武大赛中快速修更换制动梁比赛的三冠王,如果他能在第四年练功比武中再度胜出,就会获得“劳模待遇”,享受到一段美妙的假期。其中也有“捷径”,就是在第四年中要连续受到6次立功奖励,可以不用比赛直接“升级”。
原来,该段为了不断加强“比武效应”在职工中的影响力,设立了“技术能手”向“安全生产功臣”转换的评价机制,抽派专人管理“功臣”档案,设立“光荣榜”、“曝光台”,记录党员群众发现典型故障的数量以及差点职工漏检漏修的活件,以此激励职工在安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讯员:慕岩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解放西路100号党群工作办公室
单位:郑州铁路局郑州客车车辆段党群办
电话:013733861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