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深圳查获假羊肉一事又出现了新情况。尽管有确凿证据证明,南山农批市场管理处提前获知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检查消息,通报给商户,并转移掺假牛羊肉。然而到底是谁在走漏消息,被责令进行内部调查的南山农批称不知道。
自从山东“老鼠充羊肉”事件被广泛报道后,深圳到底有没有假羊肉,一直颇受市民关注。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媒体记者不但在暗访中发现深圳存在假羊肉,还亲眼见证并记录了南山农批市场管理处向售假商户通风报信的情形。声势浩大的检查行动,由此变成了一场“猫鼠一家亲”的滑稽游戏。
目前,一名涉事保安被停职,将对他进行调查,另有两人协助调查。但显然,上级要对市场管理处进行检查这样的重大“机密”只能是内部人知道,不是一个普通保安能够掌握的。事情曝光后,南山农批管理处推出一名保安来做挡箭牌,只能招致更多的质疑:铁证如山,南山农批为何敢于一再否认?到底是要拼命“保护”谁?据报道,市监局南山分局工作人员特地打电话要求记者不要独自前往涉嫌销售假羊肉的店铺,以免“打草惊蛇”,这里面到底有没有猫腻?
这一事例再次表明,监管“监管者”是食品安全保障的重中之重。为什么,我们在食品安全方面制订了细密而严厉的法律法规,设立了庞大的监管机构,组织了各种雷厉风行的专项整治和抽检行动,却依然阻止不了问题食品对公众信任感的撕裂?这样的设问,统统指向了监管的漏洞以及失灵,指向了监管渎职。不容忽略的是,近日有消息称,广东食品监管渎职犯罪涉案行政人员一般为科级干部,主要来自一线执法机关——他们虽然职位不高,却往往实权在握,在利益交换过程中,擅长于将最小的权力发挥到极致。对于这种从基层架空监管的现象,有必要给予足够重视。
去年7月,广东省出现了首例以涉嫌食品监管渎职罪批捕的案件,广东揭阳人陈瑞兴因在宝安区公明街道生产假冒伪劣酱油而出庭受审,同时有5名市场监管人员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该案中,市场监管部门由于仅仅停留在口头责令停产、没收成品、行政罚款层面而以渎职论处。相比之下,查处假羊肉遭通风报信所暴露的显性渎职该受到何种惩罚,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来源: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