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个人是否遵守交通规则,虽然与个人修养、觉悟有关,但根本上看,还是有赖于通过严格执法塑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据报道,从5月23日起,深圳市交通管理部门对行人的闯红灯行为将执行新的处罚标准,违规者将被处以20至100元的罚款,违法信息将被永久保存并影响车驾管业务,暴力抗法者或被追究刑责。深圳是我国内地首个将闯红灯处罚标准提至百元的城市。
闯红灯影响交通秩序的同时,更为行人自身带来诸多安全隐患。一直以来,行人无视红灯,乱穿马路的现象在国内十分普遍,在深圳也司空见惯。“中国式过马路”之所以会愈演愈烈,一个关键原因是行人觉得闯红灯违法成本太低,没有意识到,事关交通安全,谁都不是旁观者。一个人是否遵守交通规则,虽然与个人修养、觉悟有关,但根本上看,还是有赖于通过严格执法塑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遏制集体犯规的陋习“野蛮生长”。
因此,以提高罚款额度和将违规记录纳入个人信用记录来治理“中国式过马路”的确有着合理之处。让行人因畏惧处罚而不去触犯规则的治理方式在国外也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美国,闯红灯在有些州将面临最高1000美元的罚款,而且处罚记录将纳入个人信用记录之中。在德国,闯红灯所造成的不良信用记录可能会让当事人在找工作、贷款等方面面临困难。严厉的惩罚让人在附近没有警察的情况下也不愿以身试法。
但是,如何让这样的新举措能够更好地“落地”,使之在实施过程中不打折扣,值得考量。比如,行人习惯闯红灯与交通设施规划设置的不合理也有着一定关系,在有些人流密集的路口,红灯设置的时间过长,行人等得不耐烦,四顾无车,就自然“相机而行”。也有些路口亮红灯的时间不长,但是闪绿灯的时间极短,往往行人还未来得及走过马路,绿灯就已经变红了。面对这些不尽合理的规则,许多行人索性就无视规则了。再比如,有些路口红灯等候时间过长,能否增加一些遮阳设施,让行人少些烈日曝晒之苦?对闯红灯者进行处罚时,如何核实其身份,避免其假用他人之名来个金蝉脱壳?
此外,香港为行人闯红灯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同时也为行人设立了数量众多的地下通道和过街天桥,尽可能实现人车分离,既使得车辆行驶畅通,也保证了行人出行的快捷。这样的思路也值得我们借鉴。
来源: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