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技术比武年年搞,年年老模样,员工们感到又烦、又累、又急、又冤还很愁,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技术比武的形式该改一改了
郑岩
[情景捕捉]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又到了企业技术比武的季节。9月10日,笔者到中石化山东下属企业某基层队采访今年技术比武的情况。笔者见到40岁出头的工人技师李卫林师傅正在忙碌着。稍一得空,就跟他攀谈起来:“我早就知道你技术上是一把好手,有好几项技术发明,你没有参加技术比武啊?”
一听这话,李师傅气不打一处来:“我干活行,考试不行。不是我吹牛,领导指到哪,我就能打到哪。可叫我考试就是不中啊。唉,别提了,这种考试不就是考记性吗?我记性差,背不过年轻人。能干的不如会考的,会考的不如能背的……说起来还是我的一个徒弟,为了比武活也没心思干了,结果他负责的活检查得了最后一名。”
“他们倒好,愣是凭着过硬的背题工夫,得到了技术状员、能手的称号,参加统一培训去了,据说在培训学校封闭培训两个月,然后参加总公司的技术比武。别看他们干活不咋的,可考试很在行。看到他们又上光荣榜,又多拿钱,又是提级提干,风风光光出去旅游,出入各种重要场合、参加各种会议,让人好不眼红,可真正干活的是还得靠我们这些人,烦死了!”
“他们拍拍屁股走人了,你看这里的一大堆活全留给我了!我倒想问问,比武到底是要比技能还比背功?!”李师傅有点忿忿不平地说。
笔者辞别李师傅驱车来到了培训学校的培训场地。看到一位师傅坐在设备旁边口中正念念有词。笔者便上前搭讪:“师傅贵姓,好用功啊!”
“我姓王。什么用功啊,几千道题我不背咋弄啊?好多题根本不懂,平时接触不上,只有背了。” 没有想到他背题也有一肚子牢骚:“有些题去年考过了,当时也背过了,可又忘光了,又得重背。不瞞你说这背题真累!我都掉了好几斤肉。过几天就要正式比武了,我还有好多题没有背熟,急死我了!有人说我靠背出来的,可这怪我吗?冤死了!”王师傅倒出了一肚子苦水。
离开王师傅,笔者又悄悄来到张吉平技师跟前,看到他正在用万用表测试电机的绝缘电阻。看他一会儿翻一下书,一会儿抓头挠耳的,就知道他干得不灵光。便问他:“是不是测得不顺手啊。”
“是啊,这是一道排除故障的操作题,要完成电机不同的接法,排除电机故障,这是一道八级工的题,是每年必考的题之一。可我不是专业电工,怎么忙活也搞不清楚,而且我想做这样的操作是需要专业电工操作证的,我可没有。愁人!”
笔者很同情地回道:“考试大纲里确实有这道题,可跟你平时干活不沾边,真是难为你了!”接下来的听到的就是张师傅的轻微叹气声。看来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啊。
[笔者评说]技术比武别走偏
很显然,上述企业仍然盛行着成效差、花架子式技术比武,不仅没有激发员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反而适得其反,让许多员工产生了抵触情绪。有人认为技术比武靠背题就行了,似乎很容易,而背题的也很无奈,并没有想象的轻松,搞得大家都牢骚满腹,谁都不买帐。据了解,他们的做法在企业里有很大的普遍性。
据笔者观察,现在技术比武主要考试题库的题,脱离现场实际不在少数,且试题库面向全行业,有的设备设施早已更新换代,然而试题库依然没有及时更新。技术比武也像高考一样,大家都围着这个指挥棒转,有的人成了背书机器,缺少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怪有人要发出“比武到底是要比技能还比背功?”的质疑。
据了解,该企业在内部技术比武中还出现这样的怪事:有一位后勤的职工调到采油队不到一年,居然在采油工技术比武中获得状员。联想到上面发生的情况,出现这样的怪事也是在情理之中了!笔者无意否认技术比武获胜者所做的努力和取得成绩的真实性,但认为现在的技术比武确实有点走偏了,偏离了引导职工学技术、钻业务,提升员工操作能力及解难题能力的初衷。
现实中,不少一线员工书本知识学得扎实,甚至书背得滚瓜烂熟,但却没有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上;而有些员工学以致用,学中思考,具有很强的解决现场疑难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可他们一上考场就“烤糊”,这客观上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也使技术比武优胜者不能实至名归,“含金量”成色明显不足。
笔者认为,目前员工技术比武之所以与现场脱节,主要应该从技术比武的评判导向偏离现场实际,客观上造成参赛员工产生突击和投机取巧心态,参赛员工考前一阵紧张忙活,给他们打突击取巧埋下了伏笔,影响了他们铺下身子钻研技术,练绝技、绝活的自觉性。有的员工不是将功夫用在平时,为夺好名次考前突击训练,无暇顾及生产,有的企业甚至组织参赛专业队搞停产培训。靠背功取胜虽然取得了好的成绩,但实际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却很一般,技术比武选出了不少“南郭”先生,出现“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现象屡见不鲜。
笔者认为,企业应对技术比武的形式进行必要的改进,真正将“货真价实”的技能尖子遴选出来,并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首先,要克服年年搞老一套的弊端,确定科学的技术比武导向。可以借鉴高考命题的经验,结合各工种、专业实际组织专人命题,特别是要做到干什么、学什么、考什么,提高现场实用知识的考查,而不是只选试题库的试题。要把比武导向引导到学技术、练绝技绝活,打造看家本领上来。
其次,注重参赛员工现场动手操作能力和排除故障解决技术难题能力的考查。就是要引导员工由背书向掌握技能转变,而不是将员工培养成只会背书、不会思考、不会创造的背书先生。引导职工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和智慧,让自己的“想法”付诸创造性的实践,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
第三,要克服培训、考查、操作相脱离的实际,做到干什么培训什么、操作什么考查什么,引导员工学以致用,用有所长。同时引导技能尖子、偏才、怪才在注重现场操作的同时,也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在技术比武中脱颖而出,真正将技能尖子选拔出来,并起到榜样、辐射作用,引领员工的技能水涨船高。
图为9-1号注聚站职工参加低剪切聚合物取样团队对抗比赛(王丽平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