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0|回复: 0

[深圳新闻] 深圳7个学生1个是“胖墩” 中小学生肥胖率逐年攀升

发表于 2013-5-21 07:55: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jpg
深圳学生近5年常见病患病率

昨天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深圳的学生营养状况到底怎么样?来看看市疾控中心晒的数据:近5年来,深圳监测点学校的中小学生肥胖率由12.47%攀升到14.36%,意味着每7个学生中就有一个是“胖墩”。而另一个极端现象是,营养不良和贫血问题仍伴随着部分中小学生的成长。市二医院营养科主任张茂祥认为,无论是肥胖还是营养不良,都是营养不均衡惹的祸。

学生:

摊点小店受欢迎

食堂饭菜“没味道”

每天一到中餐时间,这样的情景很常见:随着一声下课铃响,穿着校服的学生们纷纷结伴走出校门,来到学校周边的小饭店、汉堡店或临时路边摊点,开始买盒饭、点粉面、吃汉堡、炸肉串。不一会,各个摊点和小店就被学生们围得水泄不通。路上到处是提着塑料袋或塑料盒的学生,他们有的把食物打包带回学校,有的就蹲着或站着在路边吃起来。

最近,深圳一学生嫌伙食差骂校长被开除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侧面反映了学生对学校食堂饭菜的高要求。记者调查发现,只要是中午打开校门让学生自由出入的学校,就有近半数学生不愿到学校食堂吃饭。

相比这些自由出入的学校,深圳一些寄宿制学校的孩子们则没那么多口福可享。“每天都在学校吃,只偶尔叫叫外卖。”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19)班的女生小郑对记者说,“吃了一年多的学校食堂,刚开始也觉得不好吃,慢慢就吃习惯了,主要是干净。”此时,小郑旁边的男生小刘说,“自从学校食堂提价后,饭菜质量明显好了很多。以前早餐比较油腻,现在荤素搭配很合适。”但该校不少学生坦言,学校的饭菜因为是大锅饭,“没味道”。

当然,也不是所有食堂卫生情况都能严格控制到位。“亲,继上次吃了只苍蝇后,今天我在某食堂,又吃到了这个(显示为一只虫子),高蛋白、大补啊!”在深大、深职院等,在其众多的微博中,不时有同学曝出食堂的卫生状况堪忧。

当记者问学生们爱吃什么饭菜时,不少同学都表示,最爱是“妈妈的私房菜”,其次是饭馆里的佳肴。有趣的是,女孩子普遍爱吃清淡的餐食,男孩子则更偏爱肉类。

“我觉得清淡的饮食更好,又有营养,又健康。”市二高的小郑对记者说,“深圳气候比较炎热,口味太重,对皮肤不好,女孩子都爱漂亮嘛!我们班女生现在都少吃辣。”而小刘则对记者说,“如果要我给食堂提意见,我希望多增加点肉,饭菜更便宜一点。”小刘笑着说,“我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啊,男孩子不多吃点肉,怎么长得强壮啊!”

学校:

学生自发监管饭菜质量

市二高校医室负责人钟夏冰对记者说,学校专门给孩子们配了营养师,学校医务室负责监管和检查食堂卫生情况。同时,因为食堂每天面对3000多人,学校会尽量做到每餐荤素搭配,每周菜谱不重样。如果近期有病号,医务室会专门为其配餐,如拉肚子的,尽量让其喝粥、吃面条等,为其进行特殊调理。

深圳中学学生处负责人则对记者说,学校食堂为学生提供许多种类的自选菜、特色菜,而且为了确保饭菜质量,由学生自发成立了膳食管理委员会,在饭堂专门设置了学生监管台,每天安排学生值班。

专家:

“代替”吃法营养不全

市二医院营养科主任张茂祥曾实地考察过部分中学饭堂的菜谱,认为膳食搭配还是比较合理的,“学生爱吃什么自己自由选择,营养不均衡的问题就出现了”。张茂祥发现,在学校里,有些学生爱挑食,虽然菜式有荤素搭配,但有的只吃肉,有的只吃素。女生挑食现象比较明显,饭吃得少,到了晚上肚子饿了,就用零食代替宵夜,或者吃一些营养不全面的炒粉。

在喝奶问题上,有些学生也采用了“代替”吃法,“把奶饮料当成奶,其实奶饮料里的营养成分很少”。张茂祥说,还有些孩子会用果汁代替水果,尽管是鲜榨的果汁营养丰富,但缺少了水果中的纤维素仍然是不够营养的。

张茂祥说,营养不良除了孩子自己挑食外,恐怕也有家长的责任。“早餐,有的家长贪图方便就让孩子在外面买着吃,孩子为了多睡一会,就把早餐在路上解决了,偶尔为之还可以,长期这样孩子肯定营养不良”。

张茂祥注意观察一些午托班的菜谱,发现有些民办托幼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膳食搭配上不那么规范,“菜多肉少,但是脂肪不少,放的油多,蛋白质又不够。像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把晚饭安排得丰富点,但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晚饭随便解决。”

所谓众口难调,学校食堂要满足所有学生的胃口属于高难度“动作”。但张茂祥觉得,这也不是完全做不到的难事,关键就看学校食堂和家长会不会在菜式上“耍花样”。他建议学校食堂考虑一下普餐加小灶的方式,在“大锅饭”的基础上增加特色菜。按照四季变换,给学生们提供时令菜色。家长做菜的时候,也学着玩花样,每天给孩子换换菜色。

市疾控中心: “小胖墩”是另类营养不良

深圳家庭条件普遍较好,按理说,孩子们是想吃啥就吃啥,肥胖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近5年深圳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率持续维持在6-8%之间?

“不是说孩子胖了就代表营养好,过度肥胖说明可能缺少某种营养。”深圳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科吴宇博士说,现在家庭条件好,孩子们很挑食,很多食物不愿意吃,偏好油炸食品、洋快餐、饮料等,导致饮食不均衡,缺少某种元素,影响孩子体格发育。

吴宇告诉记者,为了控制“小胖墩”的数量,除了加强膳食平衡的宣传教育之外,市疾控中心正在推进肥胖干预策略,要求学校合理安排膳食,凡是集体就餐的学校逐步开展营养午餐,无集体就餐的学校逐步开展课间餐。学校安排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对学生的膳食进行营养卫生指导;鼓励所有学生尽量多活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来源:晶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