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0|回复: 3

[深圳新闻] 横岗塌陷遇难者升至五人

发表于 2013-5-21 08:59: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路面突然塌陷 目击者称多人被埋

6.jpg
救援人员在现场紧急施救。

昨晚9时左右,在龙岗区横岗街道华茂工业园内突发路面塌陷事故,造成一个直径约10米、深度约2米的大坑。据目击者称,有多名路人掉入大坑中。

记者赶到现场时,消防人员正在清理塌方的水泥路面,希望能救出被困人员,但由于塌陷面积太大,现场只有一名伤员获救。工业园工厂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大约在9时10分的时候,我正从工业园下班回家,只听‘砰’的一声,路面突然塌陷。看到有5人落入深坑,只有一个受伤的人爬出来。下面至少还有4人被埋。”路边一商铺的老板称,“事发时正值工厂下班,路上很多人,突然地面塌陷,当时有5人掉进坑里。”现场也有人说掉进大坑里的不止5人。

记者注意到,这条马路隔开了工业园与对面的居民楼,此次塌陷事故的面积非常大,几乎贯穿了整个路面,工业园对面的居民楼业主表示,由于担心这次事故对居民楼的地基产生影响,晚上不会在家过夜。更有人表示,这条路是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经过此次恐怖的事故后,即便将坑填上,以后也不会再往这边走了。

一位居住在对面的居民表示,这两天断断续续一直有暴雨,事发的时候也正在下雨,“我觉得可能是因为下雨导致地面塌陷。”他说。

今天凌晨零时许,消防员已使用大型器械将深坑中的水泥路面清理完毕,但坑中仍有大量泥土,现场至少有两名目击者肯定地表示有人掉入坑中,为防止对被埋人员造成二次伤害,现场救援人员改用手刨作业。横岗街道的工作人员刘女士也刚刚到现场,她表示,现场情况仍然不清楚,唯一的一名伤者已送往横岗人民医院。记者前往横岗人民医院了解到,受伤的唐先生是在附近工厂的工人,掉入深坑中被旁边的路人拉出。记者看到,唐先生全身多处擦伤,身体较为虚弱,他表示暂时无法接受记者采访,截至记者发稿,搜救行动仍在进行,但暂未发现被埋人员。

来源:深圳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08:02:10 | 查看全部
“人命关天,救人就是天职” 公安消防连续21小时冒雨大营救

7.jpg
悲痛欲绝的家属。

8.jpg
唐文建向记者讲述事情经过。

“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不到几秒钟就把我埋进了深坑。”被埋伤者唐文建说。前日晚约21时,龙岗区横岗街道华茂工业园路4号前面的道路轰然塌陷,突现长12米、宽6米、深3至4米、近椭圆形大坑。事发时正值附近工厂下班高峰期,导致6人被埋深坑,其中1人被工友救出送院治疗,暂无生命危险。事故发生15分钟后,公安消防等多部门人员抵达现场,连夜冒雨展开持续近21小时的大营救。

6人被埋深坑

周边居民被疏散

事发后,记者赶到横岗街道华茂工业园路4号的事发现场时,已有6辆消防车、多辆警车及3辆120急救车到场,数十名消防队员、一辆大型起重机以及一台挖土机已在现场展开紧急救援。

“我亲眼看到有6个人掉进去了。”一名目击者告诉记者,当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前方路面塌了一个大坑,6人被吞没。“路面塌陷时,前边只有几个人,如果再晚一分钟,后边的工人成群经过,后果不堪设想。”

事故发生后,因塌陷深坑巨大,仍不断有泥土从坑边掉落坑内,为防塌陷扩大造成更大伤害,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在事发周边清场,要求相关居民暂时离开。

伤者昏厥中

被工友刨土救出

“轰隆一声巨响后,不到几秒钟就把我埋进了深坑。”在横岗人民医院住院部,坠入深坑最终获救的唐文建头部受伤,浑身多处擦伤,并沾满血迹。事发时,他正骑着单车经过,突然感到地面震动后,他立即刹车,不过不到几秒钟,就掉进了深坑。

“掉进去后分裂的路面分别砸了下来,我便用手撑着,后来便晕了过去。”唐文建说,由于他被埋得并不深,几名工友纷纷冲到坑内,用手刨土把他救上来,直至120急救车赶到后将他送到医院。

救援人员连续

21个小时营救

事发后,消防队员们迅速赶到现场救援,由于大块破裂的水泥路面压在坑内,救援工作难度很大,一辆大型起重机和挖土机在现场作业,将多块破碎的大块水泥路面吊起,由挖土机运走,数十名消防员随即进入坑内施救。

其间,天空下起小雨,但仍有大批居民和被埋者的家属,冒雨在封锁线外焦急地等待。到昨日凌晨1时45分,消防队员将1人从深坑抬出来,送上救护车。直至下午5时55分许,消防人员经过连续21小时的救援,在一块大石块下挖出最后一名被埋者的遗体。最终6人被埋者中,只有第1位获救者唐文建得以生还。

6名被埋人员已有5人身份经家属确认,分别为:

唐文建 42岁 重庆人(受伤者)

王秋华 40多岁 江西人 (死者)

李星星 24岁 江西人 (死者)

黄利兵 26岁 湖南人 (死者)

吴举平 24岁 海南人 (死者)

另一名被埋人员(死者),家属不愿提供信息。

据悉,6人均属同一公司:深圳伟群精密机械制品发展有限公司。

记者注:死伤者名单,均由家属提供

□逝者

夫妻下班,丈夫先走一步就不见了

一位家属说,当晚夫妻俩下班后,因天空下着雨,丈夫先行跑步回家,她跟在后面,但到家后却没见到丈夫,打电话也一直无人接听,后来才知道丈夫出了事。

有民警在救援现场捡拾到两张银行卡、一部手机,随后装入封存袋,以便查询获悉死者身份。伟群公司一名工人告诉记者,这银行卡就是工厂发的工资卡,可能当时有工人下班后想取款,或是给家里汇钱,没想到走上了不归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08:03:25 | 查看全部
□救援

消防出动6个中队57人

昨天上午10时许,当阵雨让现场救援暂缓时,连续救援十多个小时的消防员们才趁隙靠墙,或随意找个夹板坐在地上打盹,只有几分钟时间,雨一停,救援立即重新开始,消防队员再次投入紧张的施救。

“从前一天晚上到现在,已经10个小时没合眼了,确实很累,但人命关天,我们也得加快速度救人。”许多消防官兵不愿表露自己的名字,只说“救人就是天职”。从前一天晚上21时30分开始,龙岗消防大队先后调动了6个中队,9辆消防救援车,57名官兵到场,进行梯队式轮换搜救。

阵雨中坑内接连塌方加剧救援难度

昨天上午,天空不时下起阵雨,大量雨水流入坑内,坑中大量黄泥土在雨水剧烈冲刷之下,接二连三发生塌方,深坑内的面积继续加大,看似平整的水泥路面悬空,导致每逢下雨,救援人员就不得不立即离开深坑。

龙岗消防大队大队长李成胜告诉晶报记者,这种天气给救援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事发当晚,我们采用了生命探测仪搜救生命,直到上午11点半,我们已搜救了4名遇难者遗体,由于事发路段没有监控录像,我们也无法确定坑内到底有多少人被埋;其实塌坑面积并不大,但坑的深度达6米,为了不给坠坑人造成二次伤害,我们尽量使用人工挖土,但天气时好时坏,雨水多次冲刷泥土,导致泥土松动塌方,原本被我们掏出的泥土又重新覆盖。”

坑内泥土下缺氧

没有“黄金72小时”

地震后有生命救援黄金72小时之说,对于此次泥土塌方造成的深坑埋人事件,是否也有同样的说法?李成胜表示,泥土塌方与地震有类同的地方,但泥土坍塌后造成的空间挤压,属于相对密封的状态,这与地震导致的楼房坍塌有很大的区别,因为泥土缺氧人很快就窒息死亡,但是楼房还有结构倒塌错乱产生的空隙,还有空气可以维持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08:04:18 | 查看全部
□生还者

唐文建的深圳故事:

“女儿还在重庆读书,要来看我,我不同意”


“一切都好像闪电似的,如果再给个五秒,我就不会掉进去了。”年近五旬的唐文建作为横岗红棉二路地陷事故的唯一幸存者,回想起前晚掉进大坑里的一幕,仍然心有余悸。

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事故,他现在可能还在车间内默默无闻地磨刀。“我2000年就从重庆来深圳,也只换过两份工作,一个是在玩具厂负责开电梯,一个就是2006年进的厂子。”他说的厂子,正是地陷附近的四联伟群厂。相比起他的“幸运”,事故现场经过连续21个小时的营救,更多家属无奈迎来的不幸。毫无征兆突然出现的大坑,让唐文建同厂的5名工友离开了人世。

唐文建对那一刻依然心有余悸,“我推着车,突然听到好像汽车轮胎爆掉的声音,路就塌了。我把单车丢掉,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也就3秒之内吧。”“一掉下去就被泥土盖住,腿也被压住,我尝试用手推开泥土,可能又有一次塌陷,上身也被水泥板压住,然后一下子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事发之时,唐文建的老乡不顾危险把他救了上来。医生说他的伤势“已经没有大碍”。“我左边缝了6针,右边缝了4针。还有一些擦伤,其他都还好,就是头痛。”唐文建一边轻微转动头部,一边告诉记者。

除了同在深圳打工的表姐,唐文建的亲戚都不在深圳,“老乡就是亲人。”入院后,厂里不少工友和老乡连夜前来看望,有几位甚至一直陪他待到次日上午才回去上班。

谈到家庭,唐文建不时语带停顿,泪光闪烁。“我是家里唯一赚钱的,其他的都是花钱的。”父母两人都七十五岁了,老父亲病重,大儿子负责照顾老人,小女儿还在重庆西南大学读书,妻子虽然没什么文化,也不得已在外打工挣钱……

承担着全家重担的唐文建,只身从西南来到深圳,为的只是赚钱。 40多岁的他说自己会做的事不多,所以尽管工资不尽如人意,还是天天起早贪黑,加班到夜里。 工厂每天都加班3个小时,从早上8点干到晚上9点,中午和晚上只各留一个小时休息和吃饭,“都不多想了,我都40几岁了,还是只会找比较稳定的工作。”

就在上周六,老母亲的一通电话给他带来噩耗:父亲病重,快要不行了。本来他已经准备好,等这月的工资有了着落,立马请假回去,没想到中途自己遇上了意外。“如果我死了,家里的老爸谁来安葬?”他不止一次地在采访中这样说。

得知他出了事,正在读书的小女儿执意要过来,他不同意。如今大儿子正在赶来深圳的路上,这也是他目前不多的期盼。

“很多人采访,很多领导的关心,不知道怎么感谢”、“谢谢你们的关照”等等的话,唐文建一直重复着,他显然对各路媒体的采访和领导的到来有些受宠若惊。“上午,区里的领导,街道办的领导,还有医院院长也都来了。”

正在一旁照顾他的表姐黎淑连告诉记者,领导来了之后,他们换了一个单独的病房,也不用担心治疗和生活费用,区里领导甚至为她沟通协调好了在厂子请了长假,“不过他(唐文建)的厂子的领导,没人来看望,也一直没有听到消息。”

对于康复后的打算,唐文建说没有多想,“现在就是先治好伤,其他的以后再说。”

来源:晶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