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鳳凰木花紅葉綠正當時,往年的此刻,大學校園已經開始漫布畢業季的收獲與歡樂﹔而對於今年總人數達到歷史峰值的高校畢業生群體而言,面對“難就業”甚至“無業可就”的緊迫形勢,卻一點也輕鬆不起來。
關於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探討很多,被廣為接受的一種觀點認為:大學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的歷史性改革轉型,與當前迫於下行壓力的經濟形勢和持續變動中的社會結構“不期而遇”,導致了眼下迫在眉睫的困局。
這不禁令人回想起10年前的2003年,大規模擴招之后的第一批大學畢業生,畢業季當頭遭遇SARS來襲,絕對值的增量遭遇負向的變化系數,導致巨大的就業壓力浪潮般襲來,就業難的苦楚讓許多人不堪回首。但人們似乎並沒有從中吸取教訓:為期10年的持續擴招雖然逐漸走向緩步,但經濟形勢不穩、社會結構變動等各種不確定性風險的變化系數,成為制約就業的“異數”。面對已然龐大的畢業生總量和形勢發展慣性,改變當前大學生就業困局,隻能依靠對於這個“異數”的駕馭:外部環境的優化、內在觀念的導引以及確保機會的公平等等。
應該說,眼下人社部和教育主管部門、大專院校以及社會各界,就外部環境的優化和內在觀念的導引已經做了不少努力,如努力增加就業崗位,積極組織各類線上線下招聘,大力倡導和扶持自主創業和基層就業,延伸提供各種求職創業培訓和附加便利優惠等。作為權宜之計,這些良苦用心也許會起到一定程度的積極作用,但毫無疑問,面對不確定的經濟形勢和社會流動狀況,以及由此所導致的浮躁就業心態,大學畢業生群體所能真正寄望的也隻能是一個公平的就業機會,包括學歷公平、專業公平、性別公平、身份公平等等。今天得不到的職位,明天至少還有奮斗的方向﹔今天做不好的工作,明天至少還有奮斗的動力。但若被剝奪了就業公平,就會導致職業生涯起點上的差距,成為一個難以逆轉的“異數”,它的后果隻會是“十八年后我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就業是民生之本,公平是就業之基。假以時日,個人時運契合於經濟形勢的向好與社會流動的有序,則人們的努力、積累、沉澱和試錯,還可以得到一個改變的機會。即便這種改變需要時間,需要漸進的過程,但這終究是值得的。但試想,如果我們無法給予一個職業起點上的基本公平,那麼將來大勢的欣欣向榮又與我何干?因此,當下的大學生就業結構性問題,隻能靠機會公平去漸進地消解。而今天的就業公平狀況,則決定著將來數十年的經濟社會結構。
来源:深圳特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