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连日来的暴雨,我市局部路段出现短时积水。
20日傍晚至22日白天,我市出现今年以来降雨持续时间最长、累计雨量最大的龙舟水降水过程,局部路段出现短时积水,最深处达半米。所幸我市部分隐患点并未发现异常情况,也未收到重大灾情报告。
暴雨给民众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菜价连日来跟着噌噌上蹿。记者昨日走访多个农批市场和商场发现,我市各类叶菜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不少菜价比暴雨前涨近八成,令人咋舌。
23日
降雨减弱 23-25日
以间歇性降雨天气为主,局地短时雨强较大,并有雷暴
26日前后
西南季风再次加强,我市又将有一次较强的雷雨过程。
(据市气象局)
昨日我市遭遇今年最强降雨。市气象局预计,23日降雨减弱,23-25日以间歇性降雨天气为主,局地短时雨强较大,并有雷暴。26日前后,我市又将有一次较强的雷雨过程。 据介绍,20日傍晚至22日白天,我市出现今年以来降雨持续时间最长、累计雨量最大的龙舟水降水过程。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局地性明显,间中出现剧烈的强天气,雷雨时短时大风达8-9级,最大12级(西丽33米/秒)。市气象局统计,20日18时-22日15时,全市平均降雨量110.5毫米,最大降雨出现在南澳桔钓沙(236.8毫米)。市气象台于22日凌晨2时发布今年首个暴雨橙色预警;此后,我市今年首次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记者从市三防办获悉,在降雨较为集中的21日夜间和22日早晨,梅林关、宝安西乡创业路、龙岗坂田吉华路、龙城爱联嶂背路等局部路段出现短时积水,积水深度在20-50厘米不等,至昨日上午这些路段的积水均已自行消退或通过应急措施予以消除。此外,我市尚未收到其他方面的重大灾情报告。 市三防办提醒,城中村、立交桥底、下沉通道和地势低洼的地区都是易涝的地方,其中,宝安片区的沙井、松岗和福永等因为地势低,遇到短时较强降雨容易积水,南澳片区靠海,但因排水管网不完善也容易积水,大鹏新区作为本次降雨最集中的地方,要特别注意地下车库、村中村的内涝问题,龙华、坪山、坑梓片区的排水管网也不够完善。
20日18时-22日15时,全市平均降雨量110.5毫米,大鹏半岛、西丽、西乡、新安、南山左炮台等地均有超过150毫米的累计雨量,有过半地区累计超过100毫米雨量。其中,主要降雨过程出现在21日夜间到22日早晨,桔钓沙6小时雨量达128毫米。
市气象台于22日4时20分联合市规划国土委在龙岗区、龙华新区、大鹏新区、坪山新区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三级(黄色)预警,并于8时55分将预警扩展到全市。
走访>>
部分隐患点未现异常
多处斜坡被改造加固
自今年4月汛期到来后,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委于当月发布《深圳市2013年地质灾害和危险边坡防治方案》,并对全深圳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曝光,因近期暴雨不断,昨日,记者对部分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部分隐患点并未发现异常情况。
下午3时许,记者前往香蜜湖片区侨城北路一带边坡比较多的地方,并没有发现因暴雨而导致的滑坡事故,路面也没有明显积水。沿着深云路转北环大道一路向西,塘朗、西丽片区附近的边坡也都情况良好。附近居民告诉记者,雨大时路面还是会有积水的,上午一些地段的积水也在雨势减小时被排水系统消化掉;早晨的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并没有对下水道造成多少压力;边坡也都进行了加固,不会特别担心。
据了解,罗湖区二线“插花地”地区斜坡区域存在较多,被列为省市重点防范区,下午4时许,记者驱车来到罗湖二线“插花地”了解情况,绕该区转了一圈后记者看到,该区的确存在多处斜坡,然而大多处斜坡均已经做了防护措施,并未出现异常情况。
随后,记者驱车来到东晓街道金稻田路看到,位于翠茵学校对面有一个长约40多米、高约3米的斜坡,斜坡上还挂有黄牌上面写着“斜坡危险、请勿靠近”等字样。据来接小孩子放学的家长介绍,以前这里是一个比较高的斜坡,而且斜坡并没有加固,坡上满是泥泞和杂草,每当下雨时,大量的雨水和淤泥从坡上流下,十分吓人。由于这一片区的居民很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学校跟斜坡只有一条小路之隔,我们都很担心,所以每当下雨天必须送孩子上学。”该家长说,后来相关部门对这个斜坡进行改造加固,保障了大家的人身安全。
据了解,深圳已提前进入汛期,汛期降水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中后期、5月上旬前期、上旬末至中旬初、5月下旬至6月中旬。
影响>>
菜价堪比肉价,主妇直呼“肉痛”
不少菜价比暴雨前涨近八成,有商贩借口暴雨要价离谱
大暴雨下个不停,菜价也噌噌上蹿。记者昨日走访多个农批市场和商场发现,我市各类叶菜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而有的零售店更是涨得离谱。不少市民直呼,菜价上爬速度快,老百姓有点吃不消,生活费眼看就超标了。对此,专家表示,暴雨频频来袭确实致菜价上涨,但也有不少商家以暴雨为借口涨价。暴雨一过,菜价将恢复平稳。
记者调查:
菜价均涨字当头
记者昨天从福田农批了解到,春菜最高价为6元/斤,芥兰的最高价为5.5元/斤,小白菜最高价为5.5元/斤,西洋菜最高价5.5元/斤,最低价3.5元/斤,中间价4元/斤。福田农批一叶姓档主告诉记者,因为前日晚至昨日晨深圳普降大暴雨,叶菜价确实涨了近三成。
随后,记者来到海吉星农批市场,发现有些叶菜的价格还要更高。如春菜最高价8元/斤,有的芥兰最高卖到了9元/斤,最低价也要5元/斤。“都快吃不起啦,这雨还不知要下到什么时候呢。”
让记者颇为震惊的是,部分农贸零售市场的菜价均涨字当头,不少菜价比暴雨前涨近八成。香梅市场春菜一般都要7元/斤;芥兰7-8元/斤,好一点的都卖到了10元一斤。档主们坦言,受到暴雨天气影响,货源少,运输又不方便,价格自然要贵些。而在坂田民营一家蔬菜零售,记者发现,这里的价格更是贵得离谱,春菜一口要价9元,小白菜也要7元。“天气不好,你到哪儿都很贵,就这个价,我都快卖完了。”女档主说。
市民吐槽:
“吃不消”更“伤不起”
蔬菜价格飞涨,加重了市民的生活成本和负担。张军小两口平时都精打细算,这两天买菜的经历,让他们深有感触。“前几天去买菜还不觉得,怎么暴雨一下,菜价就涨得这么厉害,真是堪比肉价,如果还要连续下个十天半个月的,谁吃得消啊。”张军抱怨道。
吴林是个主妇,她对此次菜价的明显上涨感受强烈。昨日下午6时许,她在香梅市场挑选蔬菜时,因嫌价格贵转了一圈,发现每个档位的菜价都“很高”。“叶菜价涨得离谱,好点的苋菜涨价每斤涨了两三元。每天花在买蔬菜上的钱,现在都不少于100元了,眼看这个月的生活费就要超标了。”她掐指一算,以前每天都六七十元上下,这两天买菜的支出至少涨了三成。
专家预测:
天气好转菜价将恢复
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新闻发言人伍健铭表示,雨水季节的蔬菜受天气情况影响,跟下雨持续时间也有关系。因为蔬菜有生产周期,如果一段时间内都是暴雨天气,正在成长的菜苗可能会烂在地里,特别是叶菜,供应量就会减少,价格自然就上升。另一方面雨天蔬菜运输不方便,连续暴雨,使得道路无法通行。供应跟不上,菜价自然要涨。
他表示,前段时间天气好,价格比较平稳,最近雨水天气多,菜价肯定要有所波动,对这个月的CPI指数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他指出,深圳蔬菜供应地点不会太远,如来自河源等地的蔬菜比较多。“一些零售商菜价离谱,可能是以暴雨为借口。”在他看来,菜价总体来说比较公平,一般居民区都设有超市、农批等,市民的可选择性比较多,如果价格太过离谱,市民就会选择其他地方去购买。他预测,暴雨天气过后,蔬菜价格会逐渐平稳。
>>比较
深港暴雨预警有何不同?
深圳天气预警标准已和香港基本对应
“香港都发布黑色暴雨警告了,为何深圳还淡定黄暴不动摇?两地标准差异所致吗?”昨日有很多网友发出这样的质疑,记者从深圳市气象局获悉,本月刚出台的《深圳市台风暴雨灾害公众防御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已经重新修订预警图标和标准,现在所发布在深圳天气预警和香港标准基本对应,而具体到昨日,只是深圳雨量比香港小。
据介绍,《指引》重点考虑了涉及停课和停工等高级别预警信号与香港预警信号的对等防御,如台风黄色预警与香港八号风球发布标准基本对应。同时,预警色标同中国气象局保持一致,用蓝、黄、橙、红分别代表级别。市气象局在编写《指引》之前借鉴了香港经验,力图解决“预警什么时候发”“预警信号图标看不懂”“预警发布后该做什么”以及“预警信息在哪里看”的问题,《指引》将试行两年。
《指引》指出,市气象局(台)在全市任一区域发布台风黄、橙、红色及暴雨红色等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期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不分区域,均执行停课指令,学校要指派专人负责保护到校(园)的学生和幼儿,市教育局不另行单独发布相关停课通知。同时,考虑到员工的安全,建议用人单位停工(抢险救灾、医疗及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必需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燃气供应等特殊行业除外),并为滞留在单位的员工提供保障安全的避风场所。
香港人如何避开极端天气?
市民很把天文台的预警“当回事儿”
香港是如何应对极端天气的呢?其中有哪些值得深圳借鉴之处?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一位普通的香港上班族。
董小姐在香港一家证券公司上班,与普通的香港人一样,在平常风和日丽的工作日,她每天乘坐地铁,匆匆忙忙地上下班。然而,一旦是出现极端天气,比如刮台风、下大雨等,她会格外地关注电视、电台以及网络,看香港天文台是否发布预警。如果有发布,则按香港天文台发布的预警级别,安排工作。万一遇到黑色暴雨警告信号之类,则可以延迟或不去上班,以及提前两小时下班。
例如昨日早上,窗外大雨滂沱,董小姐7点钟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视,看看香港电视台是否有报道天文台悬挂暴雨警告信号。结果,她发现电视台上方,悬挂着一个小小的黑色暴雨符号,表示香港天文台挂出了黑色暴雨警告信号。于是,她就没有像平时那样急着洗漱,然后出门赶地铁上班,而是回到床上又小睡了一会儿。
原来香港规定,一旦天文台悬挂黑色暴雨警告信号,中小学就停课,上班族也可以不去上班,而股市也停止交易。基本上各公司、上班族、学校、学生及股市从业人员均知道这些规定,严格执行,不会出现有员工因此未去公司上班而被公司扣罚的情况。
据董小姐介绍,如果是上午9时前悬挂黑色暴雨警告信号,12时前解除,则当天下午要上班;如果是上午9时前悬挂黑色暴雨警告,而12时前还未解除,则一整天都不用上班。
昨日上午10时,当得知香港天文台已于9时45分解除了黑色暴雨警告信号,改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之后,董小姐开始收拾行装,随即前往公司,因为下午要上班。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社区和政府有责任为市民提供保障服务。”董小姐说,在台风、雷电、暴雨等恶劣天气下,香港民政事务总署的紧急事故协调中心以及临时庇护站会在信息发布后15分钟内运作。
出门查天气是多数香港人的习惯之一。香港天文台与传媒高度配合,每逢天气出现异常,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等媒体都会把最新的天气资讯摆放在显要位置或反复播报;地铁、商场、住宅小区、医院等公共场所都会悬挂标准化的天气预警级别。香港市民很把天文台的预警“当回事儿”。董小姐介绍说,香港的公司一般会在天文台宣布悬挂8号风球前两个小时让员工下班,确保住得远的员工可以在风球到来前顺利到家。
来源: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