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天路
恩施旅游回来,总想写点什么。梭布垭石林、恩施大峡谷、土司城,美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难以取舍不知从何处入手。中午,幼儿园门口碰上一起接孩子的好友。闲聊中,自然扯到刚游玩的恩施,巧的是他老家就是恩施的。谈及老家,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交通。住在群山环抱的大山里,出来进去都要走崎岖蜿蜒的盘山公路。忌惮旅途上的艰难危险,再加上娶妻生子,离上次回家探亲已经有七八年之久。听着我旅途的所见所闻,感叹之余他也动起了回老家的心思:“现在好了,铁路修到了恩施,可以坐火车回家啦!”
朋友说到的是湖北宜昌到四川万州的铁路,2010年12月才全线通车。线路全长377公里,桥隧总长288公里,占全线总长的比例高达74%,居世界铁路之最;工程总投资225亿元,每公里造价约6000万元,是青藏铁路的两倍以上;3公里以上的隧道为20座,10公里以上的隧道为3座,数量和总长均在全国铁路干线中位居第一。线路两次跨越长江、一次跨越清江,高墩大跨等特殊结构桥梁多达10余座。因为桥梁、隧道众多,施工难度艰难,被称为“桥隧博物馆”。
在武陵仙山深深的腹地满眼所见的,是山连着山,山套着山,山衔着山,山抱着山。千山万岭,峰峦叠障,宜万铁路就在莽莽武陵山中穿行。以前坐车经过隧道的时候,会趁此功夫闭目养神一会儿,过了隧道继续看书。可在这里,隧道长得让你无法忍受,根本静不下心来看书。好不容易,火车从黑暗中呼啸而出。唉!终于重见明媚的阳光,长出一口气,刚准备拿起书,火车又急不可耐地钻入黑暗之中。接二连三的隧道让喧闹的车厢里平静下来,打牌的扔下手中的扑克,看书的合上书本,听歌的也摘下耳机。人们静静地坐在位子上,除了等待还是等待,等待钻出隧道享受片刻的明媚阳光,然后又跌入漫漫的黑暗之中。
隧道之间也绝非坦途,而是叹为观止的铁路桥。火车在云雾中穿行,似乎伸手可及。不由得有些好奇,忍不住隔着车窗向外眺望。火车正在铁路桥上奔驰,下面就是万丈深渊,让人心惊。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诗仙李白千年前的叹息不禁萦绕耳边,千年之后,看到火车在大山中穿行,无奈的叹息定会变成由衷的赞美和感叹。
1903年,锡良奉命从直隶入川赴任四川总督,一路换船、爬山,差点没断过气。他盘算,以后“年休假”返回直隶太累了,奏请朝廷批准川人自筹资金修建川汉铁路。
为了不让洋人插手铁路,用本国的资金,修筑中国自己的铁路。詹天佑被推举出任川汉铁路总工,受当时所掌握的技术限制,选用沿江线,走向为宜昌—秭归—奉节—万县。1909年12月,詹天佑在宜昌举行开工典礼。他一面组织宜昌施工,一面继续审查宜万段的勘察线路。
一年后,因清朝将铁路卖给德国、美国,保路运动兴起,宜昌铁路仅修了20多公里就被迫停工。
1914年,詹天佑为落实孙中山《实业计划》,重新对川汉铁路进行勘测,选取了新线路:绕过利川境内大隧道,沿清江入川,从宜昌、恩施、石柱、涪陵至重庆。后因军阀混战,筹款困难,直到詹天佑1919年逝世,这条铁路仍无踪影。
承载国人百年梦想的宜万铁路终于修通,天堑变通途。坐在火车里都觉得心惊肉跳,难以想象筑路工人们在崇山峻岭之间付出了何等的艰辛?在享受宜万铁路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请不要忘记为修建铁路流血、流汗甚至献出生命的筑路工人们!
接站的导游是个土家族小姑娘,应大家要求在中巴车里唱起来:“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山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土家儿女带来吉祥。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耶喂……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胡永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