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83|回复: 2

[散文 随笔 杂文] 她,总想感谢人

发表于 2013-5-23 16:11: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她,总想感谢人
牛士红
吴庆兰长得并不漂亮,人们却都喜欢她的美丽;据说在经济上她还算不上太富有,许多朋友却都愿意与她交往;她的建筑队并不缺少工程任务,但她却没有一个专门从事市场经营的业务人员;她很少有时间与朋友吃吃喝喝,但她的朋友却遍布各地;她不经常与朋友主动沟通,但朋友们却时刻把她装在心中。她,究竟是个怎样的女人?
她记的20岁那年她从湖南涟源一个偏僻的浙口村嫁到王家时过着并不富裕但却平静的生活,生儿育女是她最基本、也是最平常的生活。她和村里所有的女人一样看不出什么不同。可是,有一天傍晚她带着孩子在外散步时,在桥头发现孩子目不转睛地看着一位大人慷慨地掏出钱包给他的小孩买炸鸡腿。从孩子那奢望的眼神中她能看得出孩子内心的希望。这时,她多想也给孩子也买一个并不算太贵的鸡腿。可是,摸摸自己空空的口袋,抻着孩子稚嫩的胳膊往另一个方向快步走去,走出老远了,孩子还不断地回头张望。她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与凄凉。那晚,她失眠了:她恨、她怨、她幻想、她也希望,不是因为孩子嘴馋,而是因为自己无能。平静的生活从此搅进了一种难以自拔的旋窝……
第二天她背着丈夫、硬着头皮找到了春节回来过年的内弟:“听说你在京九线包工程,我去给你做饭行吗?”
“那里很苦,我哥同意吗?”
“不怕苦,你要我就行!”她去了。第一次坐火车从湖南到江西,先期火车穿过漆黑的隧道,她浑身肌肉都万般紧缩,以为这将要进入另一个世界。紧张的情绪还没有消失火车已经钻出隧道又走进一片辽阔大地,一望无际的田野,清晰的远山、近水、黄土地,她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景象。哇——外面的世界太美了!那年,她32岁。
在京九铁路吉安段他内弟承包到7米高80米长的一段挡墙,干了一半干不下去走了。她觉得过意不去:一个人做事怎么可以这样?答应人家的就一定要想办法做好,半途而废以后还怎么见人?她租车到30里外的地方拉了80方片石,向弟弟要了七个人,“走,跟我去干!”偌大的建筑工地人山人海,青一色的男人堆里只有一个年轻女子挽起裤腿,踩在泥水中和男人们一起搬石头、起护坡。汗水从头上滚下来,流在眼睛里是涩的,流进嘴里是咸的,抹一把额头,不知是汗水还是手上沾染的泥水,通红的脸颊透着黝黑,赤热的太阳无情地洒下高温,汗水湿透了衣背,让人分不清是脚下的泥水浅湿了上身,还是上身的汗水湿透了全身。一段段挡墙在她手下奇迹般立起来了。当时有位现场负责人从她身边走过时,看到她那么用心的样子甚为感动:“小吴,你累吗?上来喝口水。”向她扔过去一瓶水。
哇!有这么大的领导关心,她那里还有累?“不累,我们从小就在山里干活,习惯了。”说完仰起脖子喝口水,细心的领导发现她简直就跟从池塘里上来一般,浑身几乎湿透了。但她毫不在意,又低着头继续干活去了。
第二天领导同样看到她在现场用心干着,问:“小吴,你还有钱吗?”她下意识地摸摸口袋,其实她身上从来就没有装过钱,只是在这次出来时从家里带有三千元备用,前几天买片石已经花了一千多,她顺口说:“没钱。”
“你下午到财务来拿点钱吧。”
下午她去了,心想,人家要是能给她一千多,把她花的补上就心满意足了。谁知道人家一下给了1万元。哇!都是10块一张的大票,她左边口袋装一半,右边口袋装一半,一路小跑回到宿舍。她好高兴哟,那天她走在路上跟飞似的,又快又轻松,人生活了几十年,她从没见过这么多钱,一下有了这么多钱,她往哪儿搁?“来,老乡们,咱发钱!”
跟她一起干活的老乡们以为她开玩笑:“嫂子,还没到月底,怎么就发钱工资了?”
“只要咱好好干,有钱就发!”
15天后,2000方片石起完了,一段平整如画的高挡墙跃入人们的眼帘,谁人从此经过都要问一句:“这段挡墙是谁干的?”现场负责人自豪地说:“我的一个工班。”人们就夸他活儿干得漂亮。就从那时起,现场负责人说:“小吴,还有一段挡墙你干不?”“干!”“还一有段护坡你干不?”“干!”所有她干的活都是本标段的样板工程。两年下来,一算账,她挣了11万元。那是1995年。
“哇——我也能挣钱了!”她人生第一次找到了她作为女人活着的意义,那是她人生的价值所在。她也感谢那些给她平台施展能力的领导。
然而,领导们却说:“是你出色的工作成绩让我们认可了你的劳动。”
而笔者以为,她好,是因为她质朴的内心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正是这种责任感给她带来了让人们认识她的机会,也是这种敢于担当的责任心让她展示了自己的人生魅力。


吴庆兰掏得第一桶金,心喜若狂,比她要嫁人时还感到高兴。尽情买,拼命花。给公婆买衣服,给妈妈买洗衣粉,给爸爸买蜂蜜,给孩子买鸡腿、鸡翅、鸡脖……带多大包就买多少货。她想一口气买尽人间所有美食。不知道孩子们能不能吃出其中的味道,但她能想象出那味道的香甜。
两年后,她把家里的房子都盖好了,但也把钱花完了,偏在这时父亲患了肺结核,因家中困难无钱看病,父亲的生命受到病魔的威胁。别人欠她的钱三年还不了,她都不找着急,可人民医院你欠一分钱不交,它马上就给你停药。她突然想起当时在京九铁路干活时还有7000元没有算完,而这个单位又开赴山西长梁山隧道施工去了,她连夜打车走进长梁山。人家一见她就问:“你来干啥?”
“当年你们还欠我7000元没给完,现在我父亲病了没钱看病,我着急。”说着,有一种焦急的痛苦在她的眼圈里打转。
“你怎么不早来要?”
“不知道。我想你们有了就会给我。”
“哦,这里有高边坡活,你还干吗?”
“干!”
“你能上多少人?”
“你们要我上多少人?”
30人、50人、80人、120人,湖南老家大山深处有的是不怕吃苦的劳动力。高边坡、长挡墙、水沟电缆槽,所有小活她什么都干,不问单价,干完了,你算账,该给多少给多少。越是这样诚实的人,人们越不好意思与她计较一厘半分。那时,她不知道什么是白天,什么是黑夜,白天做完饭就去工地干活,晚上回来坐在灯下算账,想好明天让谁去买料,谁去买菜,谁去领工干活,谁来监督质量。看到火热的劳动现场她就抑制不住想要投入的激动,加入这火热的劳动现场她就有使不完的劲儿。劳动给她带来人生快乐,劳动让她体会到她存在的意义,每每上级领导来表扬他们时让她感受到被人认可的喜悦……半年之后光洁如画的高边坡、平整如镜的水沟槽就像给那座大山披上了崭新的行装,静静地守卫着那条钢铁巨龙蓄势待发。检查团的领导从此经过时用手摸摸如镜如画的边坡说:“小吴啊,你是不是给边坡擦粉了。”赞美之词让她心花怒放。她憨厚地笑笑,笑得脸上灿烂如画,笑得山涧滚出细碎的浪花。领导的一句表扬,一声赞美,都会让她消除全身心的疲劳。那时,虽然她在极度疲劳中略显消瘦,但她黝黑的肌肤下透着健康。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她曾多少次从商店买回若干身漂亮的裙子,但她多少年来从来没有穿过裙子,不是她不想穿,而是没有时间穿,她想以后闲暇时好好穿着给喜欢她的人看看,看看她也买得起几身好衣服。看看她用这些衣服也能勾勒出自己美丽的身段。可是,太多的漂亮裙子都压在箱底,几年过去了,那裙子有的过时了,有的早已不合身了。她和所有女人一样都希望自己打扮的漂亮些,可是,她没有时间注意自己的穿着,没有机会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体段,但是,领导对她所做工作的赞美,就是她全部对人展示最好的美。
心血与汗水让她在长梁山工地挣回18万元。这是她人生的第二桶金。这回她懂得了有钱不能都花尽,有钱要以备后用,用作发展,用做必须。吴庆兰在同行人的眼里是个能吃苦,肯吃苦,会吃苦的女人,许多人愿意和她在一起干活,因为交给她任务不需要你再去操心,她会干得漂漂亮亮。为此,中国铁建十六局二公司无论走到那里,那里就都有她劳动的身影。从黄骅铁路到胶济电气化,从迁曹铁路到石武客专,她一点点成长,一点点积累,一步步发展。这时,她浑身都透着女人成熟的沉稳,生动的干炼,处理问题的简洁,谁能说这不也是一种美丽。有一次企业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说谁能为企业暂时资金紧张解难?吴庆兰康慨拿出100万。有一次企业上场资金困难,临时租来的框架楼房需要装修,当有人找到吴庆兰时,她二话不说,我先垫着。
有人说:“你傻呀,不算账就往里贴。”
可她认为:人家不困难怎么会找我?我有今天都是大家帮的忙。我应该感谢他们给我这个回报的机会。借给有恩人的钱,她从来就没想过还。
有人说她敢厚,有人说她大肚,有人说她淡定,有人说她智慧。而笔者以为,这是因为她常怀感恩之心,常念感恩因之德,总想找机会报答如亲人般曾经厚爱过她的人,所以,别人也始终把她记在心上。也正是因为这些,她跟着这个企业从贵广客运专线到成渝客运专线,从沪昆客专到天津西南环铁路。在她历时二十年的人生生涯里,在祖国大地上立起过600多个桥墩,数万平米的边墙护坡,建过上百座涵洞。她为祖国建设的这点份额也许微不足道,但她成长起来了,成为一个懂工程会管理的农民企业家,成为当地人尊重的好女人。
她好,是好在她端正的品行和无私的情怀,好在她扎实的人生与奉献中的快乐。


一个被众多人牵挂的人一定是幸福的人。一个人被众多人关注的人一定是骄傲的人,吴庆兰既是幸福的,也同骄傲的。因为她在建筑这个以男人为主导地位的行业里,钻山沟,爬山坡,风餐露宿;以大地当床,以蓝天做房,以沟壑为枕,以森林为被,饮小溪水,食山田物,早已忘记了体会城市的喧嚣、享受都市的繁华,也逝去了年轻女子青春的容光焕发,但在祖国大地上到处都留下她历史的记忆和闪光的足迹。当然,她也有遇到资金困难的时候。有一次,她在沪昆客运专线施工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工人工资好几个月不能按时发放。工人积极性不高,出工不出力者有之,生产任务受到严重影响,她向领导反映过,但领导受国家调整影响整个中国铁路建设都处在寒冷的“冬季”。她走了,走的无怨无悔,走的轻松快乐。在她创业的二十年里,无数次遇到过这样的情形,但她每次都充分理解领导的艰难。每每这时,她觉得不给领导出难题,不让领导雪上加霜,也是对领导的一种报答。在她眼里,每个关心过她、帮助过她、关注过她的人都是她的恩人,她都应该在做事前替恩人考虑,尊重恩人的选择,自己的事永远是小事,恩人的事永远是大事。她借着钱、贷款给工人发工资。她只管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把困难告诉领导。
是啊,这份理解深情而缠绵,这种胸襟博大而深厚。
吴庆兰长得算不上漂亮,但她对人的这份理解谁不赞美?望着她真实的背影,人人觉得她很美,美在她无言的行为,美在她为人的宽厚,美在她执着的坚定中,美在她无私的品格里。
啊!笔者在想,她这些优秀的品质究竟来自何方?深深的思考后让我猛然醒悟:来自她正确的人生理念——总想感谢有恩的人!常怀感恩心,常做感恩事的人,最后总是常常得到别人的关怀与赞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7 15:56:04 | 查看全部
常怀感恩心,常做感恩事的人,最后总是常常得到别人的关怀与赞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3 09:00:01 | 查看全部
认真看完了牛老师的作品感慨万千,原来写一篇文章不但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更重要的是要把人物写活,让大家喜欢读这个故事,喜欢读这个作品,真的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