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龙华新区有轨电车线路示意图
“带辫子的有轨电车可能影响城市景观?!”“不带辫子的有轨电车可能后期维修成本会很高?!”“目前规划的电车线路和地铁龙华线延长段高度重合,是否会导致重复建设?!”近日,龙华新区的深圳首条有轨电车将于年内开工建设的消息传出后,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晶报记者多方采访市民、专家和相关部门,发现龙华新区有轨电车在车型选择、线路规划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市人大代表杨勤呼吁政府千万别轻易投资建设,最好做了充分论证后再定夺。
“位于龙华新区的深圳首条、示范性有轨电车计划将于年内开工建设,预计一年建成投入运营。”昨日,记者从市轨道办了解到,根据规划方案,该区有轨电车的总规模约11.6公里,设18站,平均站距约660米。主线为清湖站至观澜中心站,线路长约8.6公里,设站15个,沿梅龙路、大和路、环观南路、平安路布设;支线为沿环观南路至下围站,线路长约3公里,设站5个。(详见示意图)
据介绍,深圳修建地铁的成本是每公里7亿-8亿,而有轨电车成本仅为每公里1亿-1.2亿,而且有轨电车建设周期仅为地铁的三分之一。虽然现代有轨电车投资比公交高,但其便捷性、环保性和运输量则远胜公交。
从去年起,龙华新区将修建有轨电车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可是记者发现这条有轨电车线路开工建设的时间却一推再推,从最早传出今年年中将开建,到今年第三季度,再到具体时间不确定的今年年内,深圳相关部门迟迟没有给出明确说法。
据业内人士透露,龙华新区的有轨电车方案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商议。记者在采访市民、专家、相关部门等多方人士后,发现选择何种车型和电车线路如何规划方面,在各层面还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
争议
1
车型要不要“带辫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市民一方面肯定有轨电车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另一方面又觉得有轨电车有点落伍,而且“上有辫子,下有轨道”,建成后担心不能成为城市的风景线,反而会大煞风景!
市民罗女士表示只在香港看到过有轨电车,感觉这是“快要被淘汰”的一种交通方式,质疑深圳有必要如此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设有轨电车吗?!市民小陈同样表示不理解,他认为有轨电车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但是这种车辆“上有辫子,下有轨道,”不仅会开挖地面,还会严重影响其它车辆行驶。”“电车上面悬挂着像蜘蛛网一样的电线,会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市民杨先生直言不讳地指出,如果修建带辫子的有轨电车,肯定会大煞风景,不如不建。
【部门回应】
据业内人士介绍,有轨电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带辫子的接触网有轨电车,另一种是无接触网有轨电车。
市轨道办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龙华新区的有轨电车是想采用无接触网方式,因为这种有轨电车的景观效果好。不少交通专家则对此表示了担忧,他们认为带辫子的有接触网有轨电车的好处在于技术成熟,运行稳定;无接触网有轨电车在当下仍属于新技术,虽优点在于美观、节省空间,可提升城市形象,但不如前者有保障,而且后期维修费用可能会很昂贵。
据了解,近年来,尽管各地有轨电车规划如火如荼,但事实上国内却无成熟经验,仅大连、长春、上海、天津等极少城市有少量有轨电车线路正在运营,至于无接触网有轨电车的案例则少之又少。记者获悉,离深圳最近的广州号称要修建全线无接触网的有轨电车,但目前也仍然在规划当中……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内城市能够传授深圳修建无接触网有轨电车并成功运行经验。
深圳交通行业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采取有接触网的有轨电车最有保障,通过这么多年来的运行经验和实践证明这种技术最可靠,“在欧洲,有轨电车许多都是带辫子的,说明这种技术相对稳定、实用。”
争议
2
电车线路会不会和龙华线“叠被子”?
关于龙华新区修建有轨电车的线路如何布局,也成为了一个争论的焦点。不少市民对于目前公布的有轨电车规划线路表示异议,认为这条线路和地铁龙华线的延长线高度重合,担心会导致重复建设。
“作为一个在龙华工作、生活的人员,我看了这个有轨电车的线位走向,觉得很有问题!”网友“落日阿ken”曾经在论坛发帖予以强烈质疑,他表示作为解决交通拥堵的一项措施,在龙华新区范围内建设有轨电车是有必要的,但是“目前这个有轨电车的线位走向是与地铁龙华线的延长段基本上并行布局的,试问这样规划有何意义?!”
【部门回应】
“单看规划图,好像地铁线路和有轨电车离得很近,其实上两者相距有1公里远,不会形成直接竞争!”市轨道办相关负责人对此给予了回应。他告诉记者,有轨电车的定位是解决主干网末梢的交通需求。地铁则属于城市交通主干网,覆盖面不可能很密,通过有轨电车这种相对运量小一些、灵活机动的交通工具,相当于向主干网输血,对于地铁起到补充作用。其次,有轨电车也能够成为区域性的主要交通工具,解决区域的交通需求。
该负责人表示,龙华新区修建有轨电车目的是为了解决观澜老区的交通问题,从路线上来看,这条有轨电车主线的起点是清湖站,终点到观澜中心,这跟规划中地铁龙华线延长段的起始站站点是无缝对接,但是两条线路的其他站点相距都超过了1公里。有轨电车开通后将服务于地铁线路不能覆盖的区域,两者不会形成竞争,而是起到互补作用。
【学者声音】
选择“没辫子的”不能光为了好看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导师蒲琪指出,无接触网的有轨电车的供电要求更高,假如站点和站点之间供电出了问题,容易导致电车停运。上海一位长期研究有轨电车专家则认为很多城市纯粹是为了追求外观好看,而选择了采用无接触网的有轨电车,但是实际上这种技术在国内并不是十分成熟,很可能导致后期维修成本很高。
【人大代表】
呼吁政府充分论证后投资建设
“纳税人的每一笔钱都应该花在刀刃上!”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表示在深圳修建有轨电车是富有争议的事情。他认为即便现代有轨电车的成本低于地铁,但是每公里的建设费用也高达1亿-1.2亿,是一笔巨大的财政支出。他呼吁:“任何涉及民生的交通项目不能操之过急,应该予以充分论证,为什么建,在哪里建,怎么建,将这些关键问题向公众交代清楚,再予以投资建设,否则仓促修建有轨电车后,很有可能好心办了坏事,花了钱出了力,老百姓却不买账,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容易造成浪费!”
邮箱:xieliwen8888@139.com
有关城市交通,您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通过邮箱和我直接联系,期待您的声音成为我下一篇报道的源头!
来源: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