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维扬一枝花

梦一样的丽江

发表于 2008-11-16 22:07:4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6 22:08:44 | 查看全部
丽江——心灵的栖息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 18:35:11 | 查看全部
哈,本来就想去,看了以后更是迫不及待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 20:35:29 | 查看全部
如果有几张美图就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9 12:50:48 | 查看全部
绍兴印象

因为从小就仰慕江南水乡的文化和风情而偏偏生长在北方,对于我来说,关于江南水乡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大多是从书上得来,而2008年秋日里的绍兴一日游,把我许多关于江南水乡的梦境化作了现实——那古越古都、会稽山麓;那运河纤道、乌蓬小舟;那石巷石桥、沈园老柳;那美酒佳酿、名士风流等等都如一缕缕秋风拂面吹来----就像一首绵长的歌、一篇隽永的诗,又似一幅淡雅的画、一坛醇香的酒,关于江南水乡的记忆,关于绍兴的印象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让我久久挥之不去……

就像一首从远古时代吟唱至今的绵长不绝的歌谣,古都绍兴的历史已很久很久,从舜在这块土地上巡狩耕耘到禹在这里为民治水;从春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砺精图治到汉晋文化的繁荣;从春秋末期范蠡的文韬武略到晚清革命志士秋瑾的侠义烈举;更有时代洪流中在这块土地上涌现出的风流人物;这首历史的歌谣不时唱出华夏的强音民族的响板,一吟三叹回肠荡气咏唱出了绍兴的恢宏历史和沧桑巨变……

    就像一篇底蕴深厚的诗文,文化名城绍兴的青山秀水孕育出了文学史上几颗璀灿的明星,曾几度照亮历史的天空。书圣王羲之自成一派、集山川气势的书法艺术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祖鼻,留下一帖《兰亭序》倾倒了上至皇帝下及布衣无数人;诗人谢灵运开创南北朝文学先河,为后人留下一股清新诗风;爱国词人陆游鉴湖畔写下数十首诗,抒发一腔忧国恨报国心,沈园壁题钗头凤,千古绝唱咏情歌;一代文豪鲁迅从三味书屋旧式教育下走出来的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以他不屈的呐喊唤醒国人沉睡的心,鲁迅因而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尽管历史发生了沧桑巨变,但是,从绍兴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走出来的明星依然闪烁……
  
    就像一幅淡雅宁静的水墨画,水乡绍兴的风景很悠然很迷人。依山傍水的人家听着桨声过日子;河水从桥下缓缓流过,乌逢船摇来要来的也摇走了要去的;石桥石巷走过了水乡的童年也走到了水乡的今天;还有那悠悠的古纤道,在古老的运河中矗立,牵出了纤夫沉重的足音,也牵出了一支古老水乡无字的长调。在绍兴,水是水乡的魂,水是水乡的韵,桥因水而得影,水借桥而通衢,桥水相映,互为风情。水乡的画卷因此而韵味悠长让游客流连忘返驻足观看……

    就像一坛陈年佳酿、历久弥香的老酒,酒乡绍兴沉醉了多少古今名士、过往行人,绍兴产佳酿已很久,越王以此进贡吴国,让吴军留下了数万空坛从而丢失了国土;宋时绍兴酒店遍地,酒兴引发了诗兴、词兴,生出了一代词人陆放翁;古时绍兴酿酒业盛行,采鉴湖之水,得天地之精华,绍兴老酒良品众多,色泽澄黄、醇厚甘香黄滕酒,更有那酝酿了十八年春闺梦的花雕酒、女儿红,只恨没生为酒乡人,不能长醉而忘归……

    站在古纤道上漫步,看身旁车流如注,听耳伴汽笛长鸣,犹如站在历史的门槛内看现代文明之先进,感叹古与今的和谐并存。

    游绍兴,感觉须臾间涉历史之长河,观时代之变迁,访古今之名士,猛抬眼,眼前的一切又都真真切切,似乎沿着时光的隧道回到了从前,走了一圈后又返回到当前。短短一日似经历了万年时光。

    叹史、叹人、叹水、叹桥、叹酒、叹情,绍兴给了我太多的感叹……(作者:安徽淮北供电公司李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9 12:52:09 | 查看全部
走进西塘
西塘古名斜塘,是江浙沪交界处著名的水乡古镇,也是美丽富饶的杭嘉湖平原北部一颗璀璨的明珠,“九里湾头放棹行,绿柳红杏带啼莺”,正呈现了西塘这个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西塘就是吴越相争的交界处,故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在元代就已沿河建屋,依水成市,九条河流在镇内交汇,镇区各部分由众多桥梁连成一体,水陆交通极为方便。明清时代西塘发展为江南的手工业、商业重镇。
初秋时节,应众多朋友相邀,我们坐夜车直奔那向往已久的江南水乡小镇。到达西塘已是第二天早上六点钟光景,我们顾不上休息,顺便吃了一点早点,便结伴而行开始了西塘的游览。站在西塘的桥上放眼望去,我仿佛一下子掉进了另一个时空。两岸粉墙青瓦倒映在水中,时而有勤劳的人们在岸边洗衣;河上绿波荡漾,时而有扁舟缓缓地驶过,桥影摇曳,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一座座古桥造型精美,体态轻盈,桥型分为拱桥、梁桥两类。桥,在水乡天然秀美的图画中联芳济美,拱型者如彩虹飞架,平卧者如长笛横吹。横跨在河上的玲珑小桥,或跨或卧,娉婷多姿中透出几分灵气。从此岸到彼岸,人行于桥上,会生出无数美丽的遐想。据当地人介绍,西塘最有名的古桥有环秀桥、卧龙桥、送子来凤桥三座。环秀桥东西两侧均有桥联,东侧桥联曰:“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西侧桥联曰:“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形摇波底月。”送子来凤桥初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古称晴雨桥,亦称情侣桥。寓意情侣经过此桥,婚后必生贵子。卧龙桥建于清代,南北两侧均有桥联,南侧曰:“造千万人来往之桥,修数百年崎岖之路。”北侧一联曰:“愿人常行好事,愿天常生好人。”
古镇的宅院、商铺大多临河而建,形成一条条或与河道并行或沿河道延伸的曲折幽深的小巷和街道。这些小巷有的很长,有的很窄,据当地人介绍,全镇长短不一的一百二十二条弄中,百米以上的弄有五条,最有特色的一条露天弄叫石皮弄。此弄仅容一人行走,是王家子孙两宅第之间形成的一条露天弄,地面有二百十六块石板铺成,全长68米,最窄处仅0.8米。石皮弄两侧高墙因年代久远,墙面已显斑驳,这条静谧幽长的小弄,犹如一条穿越历史的隧道,让走过它的人,感受到西塘的古朴和厚重的文化积淀。
西塘不仅桥多、弄多,廊棚也多。蕴涵西塘建筑文化个性特色的廊棚,是小镇最耀眼的一道风景。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西塘的廊棚有的濒河,有的居中,沿河一侧有的还设有靠背长椅,供人歇息,廊棚的顶可使商界贸易、行人过往免受日晒雨淋之苦。古镇的廊棚长达千米,千米廊棚可使您在此体味绵延了若干个世纪的朴实、恬静。
古镇的布局依水而建,街道、商铺、宅院都因水而生,也因水而美。小桥流水人家,一派水乡风光尽在眼底。西塘灵秀的水,绝妙地将桥、街、宅院点缀成景。街道和河并行,桥路相接,曲径通幽。到了这里,你就能感受到“绿意红情,春风夜月;小桥流水,琴韵书声”的古典意境是多么的美妙。
游览西塘,“清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一百零四座桥,古朴幽静,风韵各异。 “门前街道屋后河,深长弄堂百条多”。是对西塘特色最好的描述。一百二十二条弄,深幽奇妙,弯曲自如。游西塘,泼墨挥毫,品酒吟诗,品茶看戏,别有一番风味。在西塘,没有了繁华都市的嘈杂和喧嚣,这里的人们过着宁静而淡泊的生活,百姓的淳朴和与世无争,让人感到犹如走进了世外桃源。      
行走在西塘,依依的杨柳,幽深的街巷,水乡的茶馆,明清的木雕,青青的石板路……历史与现实,重叠在脑海,文化的积淀,人文与自然的珠联璧合,配上优美的景致,让你再一次在现实的品尝中与历史对话,这一刻,关于水乡,关于江南、关于文化都直入人的灵魂,仿佛走进了充满传奇、织满故事的历史烟云中。

                       作者:安徽淮北供电公司李伟
邮编:235000
通讯地址:安徽淮北供电公司淮海路288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