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19|回复: 0

[深圳杂谈] 光清除性侵学生教师远远不够

发表于 2013-5-31 13:56: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面对校园性侵案频发的严峻局面,寄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尽快拿出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让孩子能免受侵害

针对近日海南等地相继出现的教师强奸猥亵学生案件,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昨天表示:我们第一时间要求有关地方教育部门立即查清事实,坚决果断把违法犯罪人员清除出教师队伍,并配合司法机关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查处、打击,同时注意安抚并保护受害学生——这样的表态,来得有些迟。

校园性侵案频发,正引发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近日,网友“@叶海燕宝贝”在海南省万宁市第二小学门口举牌抗议,牌子上书“校长,开房找我,放过小学生”。这一举动引来众多网友竞相模仿,并被媒体广泛报道。这种“行为艺术”的出现,反映出公众对于校园性侵案频发的担忧和不满。但情绪表达归情绪表达,校园性侵本身是一个严肃而沉重的话题,不可被过度娱乐化,如何尽快构筑起让孩子免受侵害的安全防线,才是最为要紧的事。

连日来,公众对于校园性侵的高度关注自不待言,媒体也开始从不同角度剖析这一问题。5月29日,最高法院公布了三起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鲍某某强奸、猥亵儿童,已被执行死刑案,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对严重侵害儿童权益的犯罪绝不手软。社会各界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校园性侵问题的关注,但却惟独缺少教育部门的声音,直到昨天,人们才等来了迟到而简短的表态。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如今校园性侵事件频出,虽然不能由此作出教育失败、师德沦丧的极端结论,将所有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一棍子打死,但无论如何,对于眼下的乱象,教育界确有必要进行反思,教育主管部门更当直面现实,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尽快拿出整治方案,并向公众作出说明和承诺。

昨天的晶报社论中已经指出,尽管不同校园性侵案背后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多数都与学校管理机制存在漏洞相关。譬如一些学校对教师任教资格的审查过于粗略,一些有过性侵案底的人竟然也可以轻松走上讲台,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校园性侵事件的发生埋下了伏笔。但根据现有的法规政策,校方似乎又已做到了该做的,一切都是在按规矩办事。

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的一些“规矩”本身就得改一改,而这些显然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来完成。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部门应公开就防范校园性侵问题广泛征求学校、家长和公众意见,并参考其他国家、地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比如定期对师德以及教师的行为等进行摸底评估,比如增加学生自我保护等教育内容,比如建立针对学生的访谈机制,安排专门人员了解孩子的真实状况,等等。

去年,台湾地区也曾爆出校园性侵案,彼时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不仅立即公开道歉,而且表示会全面清查教师队伍,并按规定增编防治校园性侵预算。面对校园性侵案频发的严峻局面,光是作出诸如“坚决果断把违法犯罪人员清除出教师队伍”的表态还远远不够,人们寄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尽快行动起来,拿出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让孩子能免受侵害,让公众吃下定心丸。

来源:晶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