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9|回复: 0

中瑞关系升温,“家和万事兴”的深刻诠释

发表于 2013-6-2 18:16: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瑞士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期间,中瑞两国完成了内容广泛的自由贸易协定磋商,就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三年磨一剑”,中瑞自贸区谈判始自2011年4月,如今终于结成硕果——两国“最终签署了一个高水平、内容广泛的协定”。其意义确实非同一般,这标志着中瑞关系迈向了新台阶,将为两国开启更为广阔的经贸合作扫平了障碍。中瑞经贸合作史或者中瑞关系史中有许多里程碑的阶段,瑞士是首批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瑞士政府在欧洲大陆国家中率先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而如今,瑞士又成为欧洲大陆国家和世界经济20强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

和则两利。全球化势不可挡,世界已经演绎为地球村,每个国家都不是孤岛,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遗世而独立”,而事实越来越雄辩而醒目地证明:和,则互利双赢,“要让自己发展好,也应该让别人发展好;要让自己受益,也应该让别人得利。”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最大的市场。任何有眼光的国家都不愿意也无法忽略中国,而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具体到瑞士,中国已成为瑞士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去年中瑞贸易达到263亿美元,其中瑞士对华出口228亿美元,如果平均到每个瑞士人就是2800美元。迄今为止,瑞士已有约400家企业在中国设立了900多处分支机构。

瑞士驻华大使杜哲巍接受采访时坦言:“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已经与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香港签署的自贸协定,在每一份自贸协定签署后,贸易额都有很大增长。”很显然,中瑞自贸协定必定为两国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注入更大潜力。难怪杜哲巍称,李克强对瑞士进行的访问对两国关系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

遗憾的是,尽管“和则两利”具有常识性的意义,但总有一些人不拿“和则两利”当回事。欧盟发起的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和无线通信设备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一事,就是一例,这对中国相关产业、企业和就业将造成损害,同时也会损害欧洲用户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有学者称,在世界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表面上看,贸易保护主义保护了本国企业,但企业缺乏竞争,这是目光短浅的保护,损人不利己,只会伤害本国企业。中瑞关系的发展,是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回击,也是对一些国家的有力提醒。时代不同了,风物长宜放眼量,别再以短视应对汹涌而至的全球化。

今后五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这种发展机会,对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绝好的机遇,对世界贸易振兴和经济复苏是强有力的活力剂。更何况,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会停顿,中国坚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决心坚定不移。唯有取长补短,不断做大共同利益,才能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

有个细节耐人寻味。李克强24日参观瑞士古尔登贝格家庭农庄,参观结束时送给农庄主人一个中国陶艺品,上面刻有一个中文“家”字。李克强对农庄主人说:“家和万事兴,祝你们家庭幸福、事业兴旺。”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再到一个地球村,和,则兴;和,则多赢。在经贸等方面,多一些和的举措,不仅能够增进友谊,促进和平,而最终也能为本国民众带来更多的福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