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0|回复: 0

户籍改革不应停留于登记改变

发表于 2013-6-2 18:25: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两则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消息不胫而走,激起人们对户籍改革的信心和期望。

一则是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今年9项重点工作,“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赫然在列;另一则是广州将逐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划分,“非农业家庭户口”或“农业家庭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家庭户”。喊破嗓子多少年,终于看到了甩开膀子的务实推进,如果说国务院的决定是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那么广州的实践则是具体地区的改革尝试,从宏大叙事到具体而微,人们感受到改革春风正在消融户籍坚冰。

户籍制度是什么?在人口流动的时代,它阻碍人们自由迁徙的步履;在追求平等的时代,它将人贴上身份的标签、分为三六九等;在崇尚公平的时代,它按照户籍身份分配社会资源,让出生的不平等如影随形。它像一堵无形的墙,把城乡切割为二元结构,把本地人和外地人割裂为不同群体。如果说户籍制度曾经与乡土中国相得益彰,那么在当今时代它已与流动中国格格不入。

广州将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一视同仁,在官方登记中消除了对农业户口的歧视,在全国率先迈出了第一步,对其他地区而言无疑具有示范意义。

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如果仅仅停留于登记上的一视同仁,止步于文件上的名义平等,未能触及到户籍制度改革的要害处。

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不在于登记的改变,而在于革除附着于户籍之上的社会福利和分配特权;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不在于名称的平等,而在于打破人的身份歧视,让每一个人通过努力和奋斗获得社会资源,而不是凭借出生在城市还是农村。

因此,广州的户籍制度改革迈出第一步固然不易,但是更难能可贵的是第二步、第三步,我们满怀期待,因为正义仍然是这个社会的重要价值: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社会资源应该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