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05|回复: 11

[话题探讨] 【正方】重敲“节俭”民族钟

发表于 2013-6-3 08:42: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正方】重敲“节俭”民族钟
张继涛
5月29日,《武汉晚报》刊登了在公共场所进餐,有“剩菜剩饭”习惯的人要小心了,你可能因此受罚的信息。

为此,顾客进入餐饮场所就餐消费点多点少、吃多吃少的个人行为,应受到带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与约束。虽是付费以后饭菜就属私人财产,但矫正陋习运用正面教育远远不够,笔者认为,浪费的陋习行为不仅应受到严厉指责和谴责,处罚更是管理手段的一种有效行为。

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谈到浪费现象严重话题时,现在,水稻产量每亩提高10斤、5斤都相当困难,提出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法规政策,必须惩治和遏制浪费陋习。

力度的对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人士漠视了“节俭”的字眼,曾出现“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可耻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凭靠“小米加步枪”艰苦的岁月,打定江山,一步步地开拓创新,积累出雄厚的国家实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中华民族千古节俭劳动诗句,谁脱离了粮食的给养,谁就会饿晕。应当让经营者在餐饮场所悬挂节俭有关的图片、格言等醒目宣传品,不断刺激、警示消费者的视觉、感觉、思维;播放滚动的宣传片,让节俭意识入耳、入脑、入心。

诱惑的误区。有人认为大吃大喝是支撑“面子”的展示途径,不管多少人,只管按超标准上,目的只有一个:某种利益“友好”促成。于是一个劲的点,一盘盘的罗叠,尽显“真诚”,满目的饭局有时“蜻蜓点水”,不合胃口,满桌的菜食就成了桶中的垃圾。岂不知,他们浪费的不仅仅是钱财,而是扔掉了“节俭光荣”的持家之道。

举措的变革。在自我限制的餐饮空间内,有人想出改换、伪装餐饮地点的“绝招”,继续满足他们 “满汉全席”的胃口。要不吃不下,睡不着。时下,“节俭风”让餐饮场所的管理者,纷纷无奈打出“吃多少,买多少”、“饭后打包有奖”活动,着实让顾客眼前一亮。“哗众取宠”的画面将要一去不回返,“吃不了拿回家”的鼓声已扬起双手重重奏响。

节俭“剩菜剩饭”不仅是饭局消费上的争议话题,更是构筑中国梦的民族动力节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08:59:23 | 查看全部
非常欢迎张继涛老师参加本期事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09:02:31 | 查看全部
是谁让人们变得虚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09:02:52 | 查看全部
是谁让人觉得浪费都不可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09:03:22 | 查看全部
人们真的变得富裕了吗?还是人们都要反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17:46:58 | 查看全部
重敲“节俭”民族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20:10:19 | 查看全部
谢谢老师们的支持!生活水平的提高,节俭意识正在弱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16:49:43 | 查看全部
不能为面子牺牲了劳动的汗水。家里有粮,遇事不慌,珍惜粮食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17:39:26 | 查看全部
说的很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7 14:56:01 | 查看全部
“节俭”,才是大面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