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公共场所进餐,有剩菜剩饭习惯的人要小心了,你可能因此受罚。28日,从武汉市文明餐桌行动领导小组会上传出信息,武汉将对宾馆、饭店、餐馆、学校食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剩饭剩菜行为制定处罚办法,现征集市民建议、意见。(5月29日《武汉晚报》)
对此,有人说顾客进入餐饮场所就餐消费,点多点少、吃多吃少都属于个人行为,付费以后饭菜就属于私人财产,在不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害的前提下,任何人都无权干涉其处理方式。有人说剩菜受罚是“文明餐桌”的应有之义,矫正陋习不能止于正面教育,带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与约束很有必要。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崇俭戒奢,勤劳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身体力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杜绝“舌尖上的浪费”、“餐桌上的腐败”,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光盘行动”。并且开始收到了明显效果,餐饮业遭遇了历史上的“寒冬”。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历届政府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并且连续实现了九连增,但是我国粮食还不能完全自给,每年仍需要从国外进口一部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劳动人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都是劳动的付出。吃饭是第一件大事。保证人民有饭吃,吃饱饭,不挨饿,这是政府的首要任务,也是政府对人民的承诺。尽管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已经步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但是,总的说来,我国还不富裕,不发达,仍然属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而且,现在有饭吃,能吃饱饭,还要想到今后有没有饭吃,能不能吃饱饭;我们有饭吃,能吃饱饭,还要想到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没有饭吃,能不能吃饱饭。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浪费、不允许浪费,我们也经不起浪费,没有理由浪费。必须永远保持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治理舌尖上的浪费、餐桌上的腐败,笔者认为,必须标本兼治,必须重在教育,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通过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吃大喝,反对比阔斗富,引导公众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理念,崇尚节约,厉行节约,以实际行动参与两型社会建设。当然,对于餐桌上的剩饭剩菜,在坚持以教育为主的同时,也要有制度的规范与约束,也要有必要的监督处罚。只要是浪费,只要有剩饭剩菜,无论花的是公款还是私款,都是不应该的,都属于饮食陋习,都应该受到批评谴责。
笔者并不反对对公共场所的剩饭剩菜行为进行处罚,但是,处罚要注意区分不同情况,把握好度。对于公款消费产生的剩饭剩菜,当然要严厉处罚,以儆效尤,建议以腐败罪入刑。对于私款消费产生的剩饭剩菜,主要是批评教育,促其反省,一般不要处罚,即使处罚也只能是象征性的,否则会激起民众的公开反对,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
总之,对于公共场所进餐产生的剩饭剩菜,我们要坚持以批评教育为主,加强监督检查,促其树立理性的消费理念,处罚只能是辅助手段,且要区分不同情况,决不能一罚了之。(作者:刘运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