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鹏半岛散布有几十处海滩,蓝天碧海、银沙白云,近年来已成为市民纳凉避暑的好去处。据统计,大鹏新区去年累计接待游客达293.1万人次。但部分海滩由于管理缺位和安全设施配备不足,溺亡事故频频发生,仅去年一年,就有14名游客的生命被大海吞噬。
天然浴场成为“夺命海滩”,不仅折射出权责不明、监管缺位带来的隐忧,更凸显了当下不少海滩无序开发、低端开发的困境。
责任主体模糊难监管
据了解,由于大鹏新区管委会并无沙滩海域审批权,也无权委托其他主体进行管理使用,目前大鹏半岛41个自然海滩中获得海域使用证的仅有7个海滨浴场,其他临时管理沙滩海域的社区股份公司、度假村和各类酒店,因未取得海域使用证,无法明确责任主体,导致相应的环保、安全设施及管理力量投入严重不足,重创收不重保护、重开发不重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
大鹏新区一位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申请不到海域使用证,对辖区内沙滩就没有使用权,不但无法进行正规经营,甚至连安全设施都无权设置。
低端开发陷发展困局
拿不到海域使用证的社区,不但难以解决海难安全和环保问题,规模化投资建设更无法实现,只能在无序开发和低端开发中泥足深陷。
长期以来,沙滩浴场一直是许多社区解决居民就业和增加集体收入的途径。在4公里长的西涌海滩,数十家旅游摊档各自为营,林立的冲凉房、烧烤档和近百条旅游观光船把沙滩挤得满满当当,而不远处的海滩防风林也因多年的粗放管理不断萎缩,不少海滩已露出礁石。大鹏半岛很多海滩在节假日客流远超承受能力,但应对措施却乏善可陈。
今年“五一”期间记者前往杨梅坑采访时看到,无人值守的公共海滩甚至被人圈占成“私家影棚”,对来此拍婚纱照的游客非法收费。在沙鱼涌海滩,多家滨海餐馆直接将污水和成袋的垃圾倾倒在海水中。类似的情形在南澳湾海上休闲渔排餐厅也不鲜见。
尽管近年大鹏海滩游客不断增加,但有限的接待能力、单调的游乐项目和日渐拥堵的交通,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平均消费低,经济收入与市场规模极不相称。据统计,旨在打造滨海休闲旅游胜地的大鹏半岛去年累计接待游客293.1万人次,但全年旅游业总收入仅为1.27亿元,人均消费不足45元。
杨勤等市人大代表在市“两会”上多次疾呼“西涌、东涌等海滩的低水平开发屡禁不止,中国最美的海滩环境质量正在恶化”,并建议新区管委会等部门把握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点,对当地居民争先发展海滩经济的诉求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扶持。
来源:深圳特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