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7|回复: 0

“美丽坪山”建设全面提质提速

发表于 2013-6-4 09:03: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深圳新闻网坪山讯(记者 李红 通讯员 叶金明 陆波波)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5月31日,坪山新区召开新区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环境大会——2013年生态环境建设大会,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及市政府刚刚召开的第二次全市环境形势分析会议精神,提出了推进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系列新举措。此举标志着坪山新区作为全市的低碳生态示范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丽坪山”全面提质提速。

据了解,新出台的《坪山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工作方案》提出,要推动坪山新区环境质量提升实现“三个转变”,确保实现2013年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以上;PM2.5年平均浓度保持下降趋势,每年超标天数控制在30天以内;龙岗河西湖村断面和坪山河上洋断面水质指标氨氮低于3.3mg/L,其他指标优于V类;建成区绿化面积达到45%以上,宜居社区比例达到60%以上。
新区荣获全市治污保洁特别奖

作为全市的低碳生态示范区,坪山新区在低碳生态领域率先开展探索,努力打造具有生态低碳特色的山水田园新城。

新区成立3年多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坪山河、龙岗河河流水质不断改善,在2012年省人大组织的跨界河流水质达标考核中交出了满意答卷,24项河流水质指标均达到预控目标;环保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每年均圆满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流域内20%重污染企业淘汰任务,同时在任务量位居全市第一的巨大挑战下,治污保洁考核获得满分,被市治污保洁领导小组授予2012年度深圳市治污保洁领导小组特别奖,是我市唯一一个获此奖项的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顺利通过2012年度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宜居水平不断提高,成功创建了4个省级和8个市级宜居社区,先后有坪山新区聚龙山保障性住房工程等7个项目分别通过国家级和市级绿色建筑认证,聚龙山保障性住房是我市首个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国家康居示范工程。

会上,坪山新区党工委书记杨绪松讲话时表示,新区成立以来,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市人居环境委的统筹指导下,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可喜成绩。一是生态城市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积极推进低碳生态示范区建设,共投入环保经费19.1亿元,建成社区绿道65公里,城市绿道147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2%提高到42%,在新区大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持了山海田园的生态优势。二是环境综合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环保执法部门共计出动3万余人次,查处地下电镀厂16家,吊销重金属排污企业排污许可证7家,重污染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逐年下降,部分环境质量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三是环境建设服务取得新突破。力推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环保审批实现零审批;成立新区环境监测站及污染源在线监控中心,重点污染源实现在线自动监控,有效加强环境建设的服务保障能力。四是环境宣传工作取得新成效。

市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刘忠朴参加了坪山新区生态环境建设大会,代表市人居环境委对坪山在环境建设上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他说,坪山召开生态环境建设大会,所体现的理念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以往都是环保大会,现在已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新区大开发大建设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刘忠朴说,坪山新区是“河长制”落实比较好的区,包括坪山河和若干条支流,可以说坪山在治理河流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希望坪山新区在大开发大建设中,进一步处理好“环境、产业、城市”三者的关系,把环境建设放在第一位,有了一流的环境再加上完善的配套设施,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产业聚集坪山,进而才会有一流的产业,形成一流的城区和城市。“一手抓环境一手抓产业”,环境好-产业聚集-城市发展才是良性循环,靠环境招商,靠环境发展产业,靠环境提升城区的发展质量。

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三个转变”

作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改革创新尝试,坪山新区提出,要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实现“三个转变”:从短期突击治理向长效规范控制转变;从关注环境质量达标向追求整个生态环境全面提升转变;从城建部门单一管理向综合部门齐抓共管转变。

——从短期突击治理向长效规范控制转变。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聚龙山人工湿地以及支流流域截污管网建设。完善雨污分流排水体制,整治雨污水错接乱排现象,加快雨污分流管网、堵口截污工程及排水达标小区建设。

倒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格实施流域限批,实施重污染企业末位淘汰,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每年淘汰20%的重污染企业。清理新区范围内的非法养殖场及生猪屠宰点,建立回潮防范机制。

加强空气污染防治。加快推进锅炉改造和天然气管网覆盖,推广建筑施工工地自动喷淋系统,制定绿色出行工作方案,加大对新区黑烟车的查处力度。

建立健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充分利用深惠合作平台,建立区域大气、水环境监测机制以及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合作机制。

  ——从关注环境质量达标向追求整个生态环境全面提升转变。开展生态环境课题研究。重点研究新区生态环境基线调查及提升策略、城市开发建设中的防污减灾、坪山河流域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与适宜性等,为探索具有坪山特色的生态城市开发模式提供理论指导。

创新流域治河机制。全面实施“河长制”,高位推进坪山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产业转型升级、低冲击开发、投融资“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开发,增加水体的文化附加值、经济附加值及周边城市土地价值。实施干支流同步整治,提高已建污水厂效益。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促进清洁生产、源头减量,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推进绿色建筑建设。建设绿色建筑集成示范试点项目,制定激励政策,实现绿色建筑高质量、规模化发展。

打造绿色生态城区。实施林相改造、道路绿化、公园建设、绿化管理提升、植被恢复、裸露地块整治等措施,推动环境绿化提升。继续开展“零排放”绿色公交试点工作,开通零排放绿色公交线路,加快清洁能源交通运输装备推广应用,打造绿色低碳的交通体系。

——从城建部门单一管理向综合部门齐抓共管转变。成立由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冯现学担任总指挥,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涞临担任执行总指挥,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指挥部,对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工作进行统一指挥和部署。

根据《坪山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坪山新区将水环境质量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提升、绿色发展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分解到综合办公室、组织人事局、经济服务局、发展和财政局、公共事业局、城市建设局、城市管理局等16个部门和单位,形成环保和生态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据了解,为了加强督查考核,将各部门的责任落到实处,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指挥部将加强督促检查,对工作目标不明确、措施不落实的单位,跟踪督促、公开通报。新区纪检监察局要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对各部门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在工作中推诿、工作不力等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组织人事局将把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作为各责任单位评优评先的依据,并作为干部选拔、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全面推行“河长制” 强力治污

为贯彻执行市政府“生态治河”的工作部署,强力推进河流污染治理,坪山新区将全面推行“河长制”,综合整治水环境。

据了解,在对坪山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及开发建设过程中,坪山新区创新性引入“河长制”治河工作机制,并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坪山河干流的河长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担任,市水务局局长张绮文和新区领导兼任河长助理。“河长”对辖区水质目标和截污目标负总责,对河流整治工作进行全面统筹。

根据坪山新区制订的《关于实行坪山河流域支流河长制工作方案》及《坪山新区实行田坑水、田脚水河长制工作方案》,成立坪山河流域支流河长制领导小组,由坪山新区管委会主任冯现学担任组长;并设立坪山河流域七条支流及田坑水、田脚水河长,分别由新区领导担任“河长”。其中,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晓星任墩子河河长,新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黄佳根担任三洲田水河长,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黄正勤担任汤坑水河长,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涞临担任石溪河河长、田坑水河长,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雷卫华担任碧岭水河长,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胜担任赤坳水河长,新区党工委委员、综合办公室主任王伟雄担任大山陂水河长,新区党工委委员、组织人事局局长刘虹担任田脚水河长等。

坪山河流域七条支流及田坑水、田脚水河长是该河流综合治理的总指挥,履行河流治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领导各成员单位、该河流对应片长及片长工作小组实施该河流河道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支流片长是所负责支流综合治理和维护的直接责任人,协助支流河长履行职责,完成河长交办的任务。

会上,冯现学代表坪山新区管委会,与坪山河支流河长代表——大山陂水河长王伟雄签订了《坪山新区坪山河流域支流河长责任书》,与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工作责任单位代表——城市建设局签订《深圳市坪山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责任书》。城市建设局等4个单位被授予2012年度治污保洁工作特别贡献奖,综合办公室等21个单位被授予2012年度治污保洁工作先进单位,在大会上受到隆重表彰。坪山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涞临在会上作了坪山新区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报告。
来源:深圳商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