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生命的价值至高无上,不能仅仅成为一个有口无心的口号,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来加以体认
近日,深圳交警在全市范围开展的“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整治行动中,一套更为智能的“电子警察”首次亮相,其中,一套机动车“拒不礼让行人”违法自动抓拍系统格外引人注目。
据报道,该系统可以对“驾驶机动车行经无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未减速行驶或者遇行人正在通过时未停车避让的”违法行为进行全天候、不间断地自动查处,并自动分拣、上传。这样一套设备的投入可以有效提高交警部门对于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监管能力和执法力度。
一直以来,中国的马路格局和交通规则的设置往往更有利于机动车。比如,在马路设计上,机动车道所占面积往往大于非机动车道。在信号灯规则设置上,右行车辆绝大部分都不受红灯影响,在其转右的过程中,往往对于通过斑马线的行人造成威胁,而且行人常常为了让右行车辆先过,导致不能在绿灯的时间内通过马路。而在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机动车如果不能自觉减速缓行,将对正在过马路的行人带来极大的威胁。
在马路上,作为血肉之躯的行人相比于钢铁构成的机动车是弱势群体。一旦发生事故,机动车或许有外壳和气垫等因素作为安全的屏障,而行人的生命将会受到直接的威胁。因此,在交通管理中,确保所有机动车在途径斑马线时必须礼让行人显得尤为重要。
生命的价值至高无上,不能仅仅成为一个有口无心的口号,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来加以体认。机动车礼让行人就表达了一种对于生命的尊重。美国有13个州的法律规定,“行人的路权总是高于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总是有优先路权”。深圳也不断提高对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处罚额度,去年还启动了“礼让斑马线”活动来整治这种违规行为。这些努力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今,深圳大多数机动车都可以做到礼让行人,而此次通过“电子警察”将让少数不遵守这一原则的机动车无所遁形。
来源: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