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公共场所进餐,有剩菜剩饭习惯的人要小心了,你可能因此受罚。28日,从武汉市文明餐桌行动领导小组会上传出信息,武汉将对宾馆、饭店、餐馆、学校食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剩饭剩菜行为制定处罚办法,现征集市民建议、意见。(5月29日《武汉晚报》)
一直以来,美酒佳肴,丰盛的饭菜都是中国人的待客之道;斤斤计较,工于算计,备受世人所不齿。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少人都不差餐桌上那点钱,甚至有的争相攀比,尤其是公费消费,不花自己兜里的钱不心疼,餐桌上的浪费更是被演绎的不堪入目。越是高级酒店的酒席越是严重浪费。遏制舌尖上的腐败,尊重一菜一饭的价值,倡导回归节约简朴的美德,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如何管制餐桌上的浪费?对剩菜剩饭进行处罚就是在立规矩。我们欣慰于年初中央政治局提出的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我们也乐于见到武汉对剩菜剩饭进行处罚征求市民意见。因为这至少说明对餐桌上的浪费已经提起了高度重视,并且已经在想办法加以解决。至于执行过程咋样,效果如何,那应该是后话了。
至于有人说点菜多少,剩与不剩都是个人私事,别人管不着。这种观点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那应该仅限于以前的认知。在餐桌上的浪费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治理这种浪费现象就该提到法制的层面上。在倡导公德回归的基础上,法制的介入将给治理浪费打上一针强心剂。
转过头来说说处罚剩菜剩饭的可操作性。对学校食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剩菜剩饭行为进行处罚可以操作,但处罚的警示作用仿佛更强,只要这一规定公开亮相,这种地方的剩菜剩饭现象应该会绝迹。而对于宾馆、饭店、餐馆的剩菜剩饭进行处罚就不好说了。一方面商家为了利益不会乐于配合,多卖菜多挣钱,谁还怕钱咬手啊?另一方面这种场所的餐饮消费具有一定的私密和隐蔽性,就一顿饭的功夫,还能闹出多大动静来。再说由谁对这些地方进行监督和处罚呢?如此看来,对剩菜剩饭进行处罚的可操作性还真是不强。
然而,击鼓传音,醉翁之意不在酒。处罚只是一道红线,告诫你不该那样做,同时,也是明确一种认知,重塑一种习惯。我想,武汉对剩饭生菜进行处罚的招式是虚,但引导正确的消费理念、提倡节俭的道德风尚是实。在这虚与实之间,需要民众的正确解读、积极参与和热切关注。(王新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