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患者扎堆时,医院或许确已无力增派更多的人手,但可以做到的,是给心急如焚、备受煎熬的患者和家属们递上一杯水、送上一句宽慰的话
这边儿童医院被挤爆了,那边宝安人民医院和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又被网友吐槽“急诊不急”……这些天,深圳一些大医院人满为患,一些市民等候好几个小时都见不着医生的面,看病难的问题集中显现。
有市民质疑是医院方面没有安排足够的人手,但面对这样的诘问,院方也是一肚子苦水。譬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晶报记者采访时即表示,医院接诊的患者每年在递增,“以前每天最多容纳1700多人次,现在增加到一天3300多人次,高峰期达到了3600人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病难的问题不是现在才有。人生病之时,是最无助最焦急的时候,哪怕是再小的病,只要条件允许,总想着要找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大夫,在这样一种“只求最好”的心理作用下,大医院人满为患、优质医疗资源总是供不应求也就可以想见了。
这些年来,医疗卫生部门也在一直想办法缓解看病难,譬如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优化医院诊疗流程、提升社康中心的服务水平等等,但凡此种种,都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见成效,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着眼于长远很必要,但与此同时也该着眼于当下,尽一切可能让患者满意、舒心。
当患者扎堆时,光是指责医院未必公平。在现有的条件下,医院或许确已无力增派更多的人手,但可以也应该做到的,是给心急如焚、备受煎熬的患者和家属们多份关怀和体贴,多一句温暖的问候,当看到患者和家属们等待得太久时,递上一杯水、送上一句宽慰的话。在此方面,院方也可以通过调整管理和考核制度等方式,鼓励医护人员在待人接物中多一些人情味儿,很多时候,充满暖意的人文关怀也是一剂良药。在此基础上,医院方面如果能更合理地调配人手和医疗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求,则更是善莫大焉。
来源: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