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7|回复: 0

[深圳新闻] 保障性住房面临巨大分配压力

发表于 2013-6-6 08:12: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昨天上午,市住建局局长李廷忠向市政协委员通报我市住房和建设工作情况,市政协副主席黄中伟出席会议。李廷忠在1个多小时的汇报中谈到了多个社会议论的热点问题,包括“海砂”房,工程领域反腐败,保障房的公平配租、配售。

记者还从会上获悉,历经6次“启动”的鹿丹村拆迁工作有望在9月实现“启动”。

鹿丹村或成为政府小区拆迁改造样本

今年上半年随着“海砂”事件的曝光,房屋安全管理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据李廷忠介绍,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房屋建筑,由于当时建设规模较大且建设市场刚刚开放,制度、管理和监控体系不健全,设计和材料标准偏低,施工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存在着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材料等违法行为,埋下了不少质量安全隐患。

他点名谈到了鹿丹村、园岭等小区。他透露,市住建局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派出了10多人的小组在鹿丹村开展了一两年的工作,历经6次“启动”的鹿丹村拆迁工作有望在9月实现拆迁。他还表示,一旦鹿丹村拆迁成功,那么,过去政府修建的老住宅小区将“以此为样本”一个接一个来改造。

“我市建筑面积超过8亿平方米,其中违法建筑占到近一半。”市住建局通报了这样一个数据。这些历史遗留违法建筑,设计、施工等环节均未纳入政府的有效监管,目前大多作为出租屋使用,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胶合材料,已经到了20~30年的使用期限,也到了要检测维护的时候,否则也将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排查廉政风险点64个,“低估了市场的诱惑能力”

深圳建筑业企业多达2000多家,竞争激烈。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是工程招标投标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被认为是腐败现象的高发区。前年和去年,市住建局一共“进去”了8名干部,去年9月走马上任的李廷忠局长昨天在通报情况时谈及此事。

他说,制度建设非常重要,住建局共建立或修改完善了人、财、物等方面的制度共计36项,全面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及防控,共排查出一级廉政风险点8项,二级风险点22项,三级风险点34项。但是,干部的自身防御意识更重要。

不过,李廷忠表示,市场和社会很复杂,总结前两年经验教训,除了自身原因外,很大的现实情况是“低估了市场的诱惑能力”,“这是惨痛的教训”。

保障性住房面临巨大分配压力

保障房分配的公平问题在高房价时代日益受社会关注。李廷忠昨天多次谈到住建局在这个问题上承受的社会及舆论压力。他分析说,经历保障房的开工建设高峰后,即将进入分配高峰期,保障性住房的配租、配售面临巨大的分配压力。

政府手头掌控多少政策性住房可供支配?据介绍,建市以来,我市住房保障机构经历多次撤并调整,市本级建设的政策性住宅小区家底不清不明,虽然原住宅局、国土局经过多次清理,但基本还是一笔糊涂账。近几年,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规模全面提速,2011年以来,实际开工保障性住房超过11万套,2012年竣工1.8万套,年供应量已创历史最高纪录。李廷忠给出了一个数据,那就是到“十二五”期末,我市保障房建成交付21万套,加上原有的政策性住房、保障性住房,总量约为48万套。如何配租、配售才能做到减轻行政压力又保证管理效率、保障社会公平,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据李廷忠介绍,香港管理公屋的人员多达3000人,而且都是财政供养的人员。而住建局整个系统1179人,其中临聘人员还占到46%。因此,住建局在探索多种分配模式,包括“政府配售、配租,单位配合”、“企业配售、配租,政府监管”等。而对后续运营及监管,李廷忠表示,将引入市场力量。

政协委员麦务强提出建议,防止骗租骗购保障房的行为,一个有力措施就是加强信息建设,在部门内部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有些情况是可以避免的。比如,我市有76户家庭购买了经济适用房又去购买市场商品房,发现后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去收房,已经造成了行政成本的浪费,其实在其办理商品房房产手续时就可以通过内部信息发现问题。

来源:深圳商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