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场所进餐,有剩菜剩饭习惯的人要小心了,你可能因此受罚。28日,从武汉市文明餐桌行动领导小组会上传出信息,武汉将对宾馆、饭店、餐馆、学校食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剩饭剩菜行为制定处罚办法,现征集市民建议、意见。(5月29日《武汉晚报》)   |
     对此,有人说顾客进入餐饮场所就餐消费,点多点少、吃多吃少都属于个人行为,付费以后饭菜就属于私人财产,在不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害的前提下,任何人都无权干涉其处理方式。有人说剩菜受罚是“文明餐桌”的应有之义, 矫正陋习不能止于正面教育,带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与约束很有必要。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理总会真的。无论如何节约必须大力提倡,而处罚也必须节制适当。 |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原来天上下的雨就是精品的食用油,下的雪就是优质的小麦面。人们吃得多了,看见食品来的容易了,慢慢就不知道节约了,开始大肆浪费。据说,好多人都开始用白面做的烙饼擦屁股了。天神下来视察,看到人间如此不珍惜粮食,就下令让雨还是雨,雪还是雪了,这是人间遭受天谴的结果。神话故事未必是真,但不珍惜人间劳动成果的,迟早会受老天惩罚的。可见,节约是必须大力提倡的。  |
     对于剩菜剩饭最理想的做法就是不多不少正好,但因为口味食欲、质量等情况不同,很难有正好的情况,再加上中国人的好面子心理,如果请客的话,总觉得剩点才是客人吃饱了。所以,要分公费私费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如果是浪费自己私人的,自己财产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处分权都是自己的,他人无权干涉。随意乱处罚,就属于剥夺公民权利的行为,理应受到非议,并且进行纠正。而如果是公费就餐,或者单位提供免费餐的,对于故意造成浪费的,应该有个说法,进行适当的处罚也是应该而且必须的,否则,属于浪费公共资源,等同于损坏公物。科学健康的饮食理念和习惯不仅可以节俭,还可以给人健康长寿。东西点得多了,吃不了兜着走是应该的,但不能硬往肚里塞,那样的暴饮暴食是影响健康长寿的。道德的教育也是必须的,节俭是美德,节约是光荣的,浪费是可耻的,要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重树节约理念,适度消费,健康增长。 |
     法律法规、制度都不是万能的,社会是丰富多彩、多方面、多层次的,法规制度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可能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现在的确是法律的社会,但法律不是能包治一切的良药,要摒弃凡事都想立法加以制裁的“唯法论”偏颇观点。尤其对一些公众行为制定法规和制度,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执法能力大小,而如果一切都需要法律来调控的话,社会得需要多高的执法成本?一定要注意一切都靠法律的话,执法是否能执行下去。没有能力执法的,就不要用法律来执行。可以说是一个社会不堪承受之重。不如来点重点执法。不要用原来旧行政的方式来制定一些所谓的政策。对于属于文明礼仪,道德范畴的,不能一法了之,制定后没有人去执行,这点从公众场所禁烟几近流产的事实就可以证明。制度虽然有更多的社会执行者,但也不是包治一切的。现在的单位都在讲究企业文化和企业的价值体系建设和价值观念的铸造。就是因为制度的作用是有限的,是无法深及内心的。日常工作中,起作用的就是价值观,思想决定行动。 |
     节约是社会生活中永恒的旋律,不是生活富足了就可以浪费了,任何浪费的行为都是值得谴责,值得惩罚的。让我们重铸节约理念,重树节约风气,做一个低碳环保的时代新人。 |
[table=100%,white][/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