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13|回复: 9

[话题探讨] 【反方】对“剩饭剩菜”进行处罚不伦不类

发表于 2013-6-7 20:29: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反方】对“剩饭剩菜”进行处罚不伦不类

                   文/邢承木

    在公共场所进餐,有剩菜剩饭习惯的人要小心了,你可能因此受罚。28日,从武汉市文明餐桌行动领导小组会上传出信息,武汉将对宾馆、饭店、餐馆、学校食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剩饭剩菜行为制定处罚办法,现征集市民建议、意见。(2013年5月29日《武汉晚报》)
    客观地说,对公共场所进餐剩菜剩饭的人进行处罚有积极意义,既是反铺张浪费提倡文明消费的举措,又可不同程度抑制公款吃喝行为的发生。还可避免那些无良老板把剩下的菜重复卖给消费者的不法行为发生。但若把这种现象形成制度加以处罚的话,笔者觉得既于法无据,也很难操作,说得再严重点,就是有点不伦不类。有关部门就此先集市民建议、意见,恐怕也是心里没底,所以先放出风来,看看社会反映如何,再做定夺。
    首先,现在是法治社会,讲究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常言道,法无授权不可为。不管怎么说,剩菜剩饭属生活不良习惯,属道德范畴,道德范畴的行为用法律手段进行处罚,存在着失当甚至超越边界嫌疑,且与“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行政法理相悖,硬要实施,属行政权力滥用。
    其次,公权不宜过多干涉私权。公共场所进餐属消费行为,用餐选择什么档次,需要多大规模,不仅是个人喜好,更是个人权利,正所谓“我的餐桌我做主”,如同购买奢侈品一样,他人可以看不习惯,可以舆论评说,但无权干涉,因为,个人私权受法律保护,公权不宜也没理由过多干涉。退一步讲,即便是公款消费的铺张浪费,也应该从纪律角度规范,而不是直接对消费进行处罚。
    再次,处罚很难操作。剩菜剩饭属于浪费行为,但具体情形也不尽相同,有的是纯粹主观意愿上的摆谱,有的则是无意中出现的剩余,话虽好说,但遇到具体情况,他人很难分析确认究竟属哪种因素,无法定性就无法适用处罚。更深层的问题,剩菜剩饭背后是“面子文化”在起作用,国人往往把足够的饭菜计量作为好客的表示,这种消费习惯只能靠精神文明建设去积极倡导和科学方式去引导,无法用行政处罚去代替。正如奢华的丧葬习俗一样,只能用文明的方式去引导,而不宜行政强制去处罚。武汉市文明餐桌行动本身就划定为“文明”,就应该采用倡导和引导的方式,去移风易俗。采取罚款措施,怕是叫好不叫座,推行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7 22:04:00 | 查看全部
学习邢老师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00:14:54 | 查看全部
公权的使用要注意得当才好,过了就是滥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05:29:4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06:22:49 | 查看全部
欢迎邢老师参加本期事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06:39:12 | 查看全部
其实处罚真的很难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06:39:46 | 查看全部
现代人头脑都非常聪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06:40:28 | 查看全部
可见要处理好这件事,还得找好根源,从根源上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09:46:06 | 查看全部
三点说得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1 11:41:07 | 查看全部
邢老师观点明确,笔锋犀利,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