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98|回复: 6

端午佳节话养生

发表于 2013-6-9 17:57: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端午节.jpg
端午节到了,除了赛龙舟、吃粽子以外,各地还有很多风俗,比如饮雄黄酒、挂菖蒲等。这些风俗,几乎都被冠以“驱邪避害”这一名称、目的。 但是,朋友们,大家是否仔细想过,所谓的“邪”和“害”到底是什么呢?难道就是纯粹迷信的鬼神,还是特有其意?
屈原.jpg
端午节的起源,流传比较广的一共有三个“版本”。一是纪念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一是纪念春秋时期的名臣伍子胥,第三个是纪念东汉时期的上虞人孝女曹娥(上虞在今浙江省东北部)。
伍子胥.jpg
曹娥.jpg
那么大家可以很明显得看出,端午节的发源地全在中国南方(长江以南),而咱们国家长江南北的自然环境是有很大差异的,北方相对比较寒冷、干燥,而南方则潮湿温热。端午节,正是夏季开始的时候,潮湿温热会引发多种疾病,各种虫蛇也开始大量繁殖,蚊蝇传播疾病,蛇蝎等咬伤人类。所以,在医疗水平、医疗条件并不发达的古代,人们需要多种“原生态”手段来预防、治疗疾病。而古代人科学不够发达,就把疾病等问题归咎于“恶鬼邪害”,所以这些原生态的防病祛病的做法就被誉为了“驱邪避害”。
五毒.jpg
端午节驱邪避害的方法基本如下:
渀、涂抹雄黄酒
雄黄.jpg
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雄黄”又名雄精、石黄、薰黄、黄金石,性温、微辛、有毒,中医外搽又可以内服,主要用做解毒、杀虫,外用治疗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但一定要经医生指示,并遵古法泡制的雄黄酒才能喝。 现代科学解析,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具有毒性,中国人恰恰用它来“以毒攻毒”。
雄黄酒.jpg
门前挂艾草、菖蒲
縀草,即艾叶,熟悉中医的人都知道它,它是驱蚊的宝贝。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艾草.jpg
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根状茎横走,粗状,稍扁。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广布世界温带、亚热带。生于池塘、湖泊岸边浅水区,沼泽地或泡子中。可治疗痰蒙清窍,神志昏迷、脘腹痞满,胀闷疼痛,对声音嘶哑、痈疽疮疡、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也很有疗效。
菖蒲.jpg
薰苍术
苍术.jpg
苍术是著名的野生中药材,在我国分布较广,关内及东北内蒙都有分布。以内蒙和东北所产的苍术为上品。内蒙产苍术,药材横断面有朱砂点,在国内销售较好。东北所产苍术药材的横断面没有朱砂点,药材粗大,产量高,出口极受欢迎。苍术环境适应性较强,但更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坡地。药性上,可抗风寒,治疗风湿痹痛,杀菌。曾在2003年抗击非典中立下汗马功劳。
所谓薰苍术,就是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散发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

挂鸢尾草
鸢尾草.jpg
鸢尾草,别名蓝蝴蝶、蛤蟆七、青蛙七。性味苦、辛,平。有小毒。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祛风利湿,解毒,消积。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咽喉肿痛,食积腹胀,疟疾;外用治痈疖肿毒,外伤出血。

搀上面这些,还有挂石榴、胡蒜或山丹等等,无论什么,都是在祛病驱“邪”。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当然已经没有那么多的“邪害”了,这些驱邪也就成了咱们的民俗。

端午节到了,祝大家节日快乐哦!
端午节快乐.jpg
本站编辑金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9 18:31:28 | 查看全部
我先来支持养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0 15:27:10 | 查看全部
金老师整理地非常详细,再一次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0 18:56:33 | 查看全部
学习了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0 19:01:3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0 19:10:4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0 20:44:1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