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96|回复: 1

评论:公共安全不能仅靠安检

发表于 2013-6-13 15:36: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公共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关注“点”,更须重视“面”

  据媒体报道,福建厦门快速公交BRT的一场大火夺去了47条生命后,全国很多地方公共交通安检升级,正在变得更严格。

  “亡羊补牢”的安全意识值得肯定,但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不只发生在车上,可能诱发危险的因子,也许隐藏在商场、超市、饭店、公园等其他公共场所。我们显然不可能在每一个地方都进行安检,更何况,犯罪分子在暗处,即使实行了安检,也不一定能够完全防范。

  正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中心主任李伟说的那样,各地的安检措施有实质性的防范作用,但不能盲目安检,要有针对性。否则,大海捞针似的安检,可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既难以做得持久,也难以面面俱到。对于普通公共场所的安全来讲,还得靠平时从多方面系统地进行防范。

  首先,从源头消除不稳定因素。以厦门案为例,陈水总用极端的形式报复社会、伤害无辜当然罪无可恕,但应该注意到,他在犯罪之前就已经表现异常。如果相关部门在其求助过程中能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有困难进行适当帮助,很可能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发生。其次,应该完善公共场所的逃生措施。比如在这一案件中,车辆就存在“安全锤砸不开玻璃”、“车门、车窗的设计不利于逃生”、“车内缺乏必要的自动报警及灭火设施”等诸多问题。如果当时汽车门窗能够及时打开,就可以大大降低伤亡人数。再者,乘客也要增加安全意识。事件发生前,很多人闻到了汽油味,但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随后的逃生过程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这说明普通群众平时就缺少类似的逃生训练和相关知识,以至于在事故发生时不能正确科学地应对。

  在很多事故中,其实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公共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关注“点”,更须重视“面”。只有在全社会拉起一张横到边、纵到底的公共安全防范大网,确保在每一个环节化解风险,才能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从而将社会损失降到最低点。(刘昌海)

(来源:云南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3 16:34:0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