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6-14 10:23:52
|
查看全部
父爱让我懂得生活的责任
文/杨学群
我的父亲,如今已经到了花甲之年的一个长者,一生勤劳简朴,特别是他对家庭的那份责任与博爱,在我的心灵深处刻画了太多的亲情感动。
父亲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一个小2岁的弟弟。父亲年小的时候,就会很懂事的帮助家里干活。刚到读书的年龄,一放学,父亲就会主动去菜园除草,带年幼的弟弟。我有时不听父母的话,惹他们生气的时候,奶奶就会提起父亲当年是如何的懂事、听话,还说如今的日子虽然一天比一天好过,却把孩子一个个给宠坏了。
父亲22岁那年,和母亲结婚。在母亲怀大姐那年,已经当家作主的父亲却在那年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军人,了却了他心里多年的一桩心愿。在美丽的首都北京,父亲一呆就是六年。勤劳朴实的父亲思想素质好,工作积极上进,在第二年的时候,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亲退伍那年,因为母亲身体一直不大好,为了照顾家庭,父亲决定回到家乡农村。
从部队回来,父亲已是而立之年,在大队生产队当了几年会计。生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父亲便开始做一些小生意,这个时候,我已经到了懂事的年龄,对父亲往事的记忆也开始逐渐清晰起来。
1989年,我家建起了村上第一家二层楼房。父亲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让全家走到了致富之路,虽然说不上很富有,但时刻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父亲性情温和、善良,而且是特别民主的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父亲的一举一动都倾注了对全家全部的爱。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来不打骂我们姐弟几个。母亲没有读过多少书,有些事情考虑得不是很周全,和父亲意见不一致发生争执的时候,父亲便会跟她耐心的讲道理,直至母亲心平气和下来。
父亲40多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出血热”让一直健康的父亲一连几个月都停留在生死线上。母亲整日提心吊胆的悉心照顾着父亲。读初中的我去医院看望父亲的时候,父亲瘦削的脸是那样的苍白,看到我来了,便让母亲扶起他,无力的倚靠在床头。这便是我昔日壮硕可亲的父亲么?我眼泪连连的走到父亲的跟前,扑在父亲的怀里失声痛哭。感谢上天的仁爱,经过医院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父亲最终走出了病魔的纠缠,让我可以重温伟大的父爱!
康复以后的父亲没能再象以前那样给人感觉精力充沛,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更是每况逾下,但父亲依然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的每一天,和往常一样给予我们全家以细心的呵护。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渐渐远离了父亲的视线,但我仍会时常给父亲打电话,和他拉家常。父亲每次都会用鼓励的口气教我一个人在外面要如何学会忍让,要如何学会坚强。偶尔,我也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寄点衣物和钱回去,父亲总是说,出门在外面不容易,有节余的钱就存着,以备急需,不要时常牵挂家里,父母还没老,还可以自己照顾自己。
能说什么好呢?我那慈祥可亲的父亲啊!正是在您影响下,让我明白了应该如何去热爱生活,应该如何去承担生活所赋予自己的每一份责任,这看似是一件极普通的事情,却是我一辈子的宝贵精神财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