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单位在景田,红荔路是经常要走的,走了10多年了,但最近却有些与往常完全不同的感触。
以前红荔路上下班高峰时段偶尔也是会塞车的,而现在的问题却是:不是高峰时段也塞,造成这种情况,深圳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恐怕是一个因素,但主要因素显然并不在此。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在我看来,地铁施工封路是毫无疑问的主因,路封得实在有点夸张,路旁两侧都圈起来不说,右转路口也都封得严严实实。
原本笔直通畅的红荔路、香梅路现在几乎都成了S形了,如此这般,塞车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儿了。
地铁建设,免不了要占用道路进行施工,这道理我是懂的,至于要不要连路口都占,我不是这方面的技术专家,当然不便置喙,为此我宁愿相信建设方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认真的论证。
但每天都这么塞着塞着,心里着实有点烦,有些看法也想与市政建设的管理者们交流交流。
任何一座城市,都少不了要搞些惠及千家万户的市政设施。施工过程,再怎样小心谨慎,或多或少都会对社会公众工作生活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与滋扰,像深圳地铁建设这样宏大的工程,当然也不例外。
在这个问题上国外的一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参考的,在这里,我姑且将其称之为施工扰民处理的三大原则——一是协商;二是补偿;三是最低限度。
“协商”的意思就是搞什么建设,都要把好处坏处跟老百姓说明白,听取受影响方的意见,要不要搞,什么时候搞,搞快些还是慢慢搞,完全取决于多数人的意见;“补偿”讲的又是什么呢?就是你建筑施工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噪音,你封路影响了临街门店的生意,你得按合理的原则补偿人家,征用人家土地的就更不用说了;扰民最低限度原则,指的是要将扰民情况可能压缩到最低最小限度。比如,在日本,重铺路面从来都是选择在下半夜,不像我们这样大摇大摆将整条路封起来了事。在施工时,他们更是一段一段来,一侧一侧来,将施工范围严格限定在最小限度,不像我们施工围栏里不但可以建临时办公室,甚至空间大得可以有停车场和偌大休闲空间。
深圳地铁建设还要延续好长一段时间,每一个建设施工单位对于上述三原则是不是该认真比对一下?
地铁的好处不言其喻。事实上,在那些花花绿绿的围栏版上对此说的很清楚了,但再好的东西,如果它不尊重市民的权利、漠视民众的诉求,那么我也不会认为它是健康的、美丽的。
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训已经太多了,一座城市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它的美好与伟大从来都是建立在尊重生命、珍视人权的基础上,这是一个常识。
通达美好未来的深圳地铁,其实它可以从一些来源于尊重与爱的细节做起。(林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