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初夏时节,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向大地时,拉孜县曲下镇玉萨村的村民普赤、仓木决、仓木拉又迎来了繁忙的一天,她们背着一筐筐刚从温室大棚里采摘的西瓜,来到318国道旁的摊点出售。
“我们这里日照充足,所以西瓜特别甜,皮也特别薄,加上施农家肥,西瓜的质量很好,价格也不贵,5元1斤,买点吧。”普赤口齿伶俐地向顾客推销她的西瓜。
“4元1斤怎么样?”普赤摇了摇头说:“我们的西瓜皮薄、含糖量高,味道比内地西瓜要好,不信你尝一尝,绝对值这个价。”
最后,生意成交,5元1斤,路过的顾客一口气买了4个,普赤收入100多元。
普赤所卖的拉孜“高原绿色西瓜”是拉孜县专门从上海引进的优良品种。2006年,上海市第四批援藏小组建成了拉孜县农业示范园,并从上海专门引进了“早佳8424”西瓜品种,在示范园进行试种,经过农业技术员几年的培育,目前拉孜西瓜已经适应了高原气候,并逐步得到了推广种植。
“西瓜只需三个多月就能上市,青稞成熟要半年,可收入却连种西瓜一半的收入也没有。”普赤笑着对记者说。去年,普赤家靠种西瓜净赚3万多元。今年,她家又种了8座温室大棚的西瓜。
拉孜西瓜的品牌响了,收入更可观了。当地老百姓看到了种植西瓜的经济效益,纷纷在政府的扶持下,种植大棚西瓜。目前,全县已发展西瓜大棚300多座。
“现在,我们不用出县城,就能把西瓜卖完,因为村里有专门的经纪人搞销售。现在,我们家就想把规模扩大,在原有两座大棚的基础上,再增加3座大棚,争取每年靠西瓜创收5万元!”仓木决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仓木拉也笑着说:“去年,我们在中介组织的帮助下,把西瓜卖到了首都北京,今年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西瓜还能像去年一样卖得好,可以赚更多的钱,为家里添置一些自动化家电,我最想买的是等离子电视和全自动洗衣机,现在家里就缺这两样电器了。”
拉孜县县长欧珠罗布介绍,经过几年的发展,拉孜西瓜已有一定规模,但产量也仅能满足县里及过往旅客的需求,可以说拉孜西瓜销售不愁,可产量却不高,下一步拉孜县将在规模化、产业化上做文章,力争让拉孜西瓜形成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我们相信,随着拉孜西瓜的产业化,拉孜瓜农的收入会越来越高,拉孜人的生活也会过得越来越红火。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