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84|回复: 15

本质安全需要坚持品质和文化

发表于 2013-6-26 08:36: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石家庄百纳利安驾校   孙建国
        2013622晚八点,来自全国基层的56名班组人员企业班组推行安全管理标准化活动的主题会议,在工人日报班组聊天室继续推进。安全月里,从让安全管理制度在班组落地的出发点开始,事故屡屡叩门安全月,于是班组强化安全管理的呼声日高。同时,安全就在班组员工的身边,自己不经意的一个细节,危害安全的就是我们自己。每个人都应该扛起安全责任、管好自己,而要纠正习惯性违章,打死“习惯性违章”这只老鼠,就更需要岗位操作标准化,全方面达到本质安全的活动目标和目的。
         抓本质安全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全国推行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的工作,搞好示范,将其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标准是重要的,必须不折不扣执行。要破旧立新,严格按新标准执行,克服自身的惰性和惯性,才能树立正确新观念,培养良好的安全新习惯。标准化推行的过程中,也必须采取科学、合适、因人制宜的方法,只有方法对了,才有快的接受速度,好的安全效果。
    抓本质安全必须加强自律和监管。这就需要责任心,如果我们自己不能管住自己,那任何管理都不会全覆盖零漏洞无缺陷的,而这些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概率都可能是安全事故的导火索。但安全监察也必须时时处处一如既往,自律加他律,外加上级检查,构建四级安全网络,层层保护,为安全加保险系数,将一切违章消灭在萌芽状态。
   抓本质安全必须建立起符合标准的安全文化。班组一定要打造安全文化,拉起安全文化的大旗。文化是深入人心的,是持久的,良好的安全文化,才能更长久。春风化雨的安全文化,更能促进我们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形成长期的安全习惯。河北利安集团的教练队的班组七星安全文化就很有特色,也很有益处。所谓的七星安全文化就是:1、安全带保平安,驾车系安全带非绅士专属,纯粹的习惯自然安全。2、行至弯路先减速:车速过快,离心力加大,冲出弯道,会导致侧翻。3、眼观耳听避盲区:驾车时除后视镜之外,仍有大片区域是你看不到的,在行车中要多听多看多转头,切记在变道是转头看盲区。4、冰雪天安全行驶诀窍:切记起步缓加油,行车低平稳,方向缓慢打,制动要轻用,安全间距增。5、让行:让,使你的心灵之花绽放;抢,使你的生命之花枯萎。与人方便其实是给自己方便,给自己平安,你让人21次后能收到惊喜。6、脚不离板:非加速则放脚与刹车踏板位置,右脚只许在刹车踏板预置,紧急情况下,油门当刹车的意外时有发生。预则一生平安,遇险情能早一秒处理,你的世界将大不同。7、后视高低论远近:超车过程中,后视镜中看后车由上往下在扩大,直至看到后车前轮,这时正好60米,也是变回车道的时机。
     抓本质安全需要从小处、细节做起。具备坚韧品质和坚持,本质安全是系统工程,本质安全是长期的工作,安全为天,任重道远,需要长期不懈,才能达到本质安全的顶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6 19:39:30 | 查看全部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6 19:52:41 | 查看全部
孙老师,建议把七星安全文化那部分修改一下。个见啊!勿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20:01:15 | 查看全部

回 1楼(玲子) 的帖子

感谢玲子老师加亮 并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20:01:42 | 查看全部

回 2楼(为生歌唱) 的帖子

感谢李老师赐教 我改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6 21:02:05 | 查看全部
抓本质安全需要从小处、细节做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21:18:02 | 查看全部

回 5楼(马兵) 的帖子

感谢马老师点评  向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6 22:17:18 | 查看全部
班组一定要打造安全文化,拉起安全文化的大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07:51:51 | 查看全部
感谢段老师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12:52:12 | 查看全部
同意李老师的意见,安全文化那块不具备统领性,而且似曾相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