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68|回复: 1

新闻摄影“PS”的底线

发表于 2013-6-29 14:14: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先对这幅作品曝光进行发难的,是著名照片上传网站PhotoShelter的首席执行官Allen Murabayashi。Allen在2013年2月19日发表一篇题为《为什么荷赛奖的新闻照片好像电影海报?》的博客文章,文章质疑拍摄者对照片做了过分的后期处理,使用了“HDR”(High-Dynamic Range英文缩写)图片处理软件,改变了画面高光和阴影部分的曝光,使高光部分有层次、阴影部分有细节,从而呈现出“电影海报”一样的视觉效果。对此,Allen愤愤不平地写到:“过度修饰,让我们面临着诚信危机。”

笔者认为,Allen的质疑并不恰当。经过这样的后期调整,新闻信息的传递更准确、更具现场真实性。这得从摄影一个比较专业的术语“宽容度”说起。所谓宽容度,是指感光材料对光线明暗反差的容纳程度。超过了“宽容度”,无论是过亮的部分还是过暗的地方,都无法清晰地展现事物细节。而目前,所有用于摄影的感光材料的宽容度,都小于人眼的宽容度,尤其是数码相机的感光材料CCD等。在拍照之前确定曝光量时,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照顾了高光区域的曝光,阴影部分就会由于曝光不足而丢失一些细节,变成死黑一片;而照顾了阴影部分的细节,高光区域又会由于曝光过度而失去层次,变得一片惨白。“HDR”技术是目前数码相机感光材料宽容度无法达到人眼宽容度的一种补救技术。《纽约时报》对新闻照片后期加工的规定中有这样的话:“对色彩和反差的调整,必须在一定限度内进行,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还原现场信息。”汉森的后期调整正是出于这个目的。

色调调整的“擦边球”

另一个质疑来自对获奖照片的色调处理。这个话题由法国博客作者Andr Gunthert发起。Andr通过对比发现,汉森在向荷赛提交参赛作品的时候,有意调整了照片的整体色调,将原本明亮的暖色调调整为死灰的冷色调。对照首发这幅照片的瑞典《每日新闻》报2012年11月21日头版照片来看,这种调整相当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7 12:49:5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