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4|回复: 0

深圳应对收入分配多做制度创新

发表于 2013-6-29 16:37: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深圳改革比较早,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的比较好。所以,我提议深圳应该把‘体面就业’和‘和谐就业’这两个就业观点提高到‘充分就业’同等的高度。也就是说,应当在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就业者素质、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以及探索形成企业与职工利益共享机制等方面,多做些制度创新。”近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深圳新一轮改革的路线图》中提到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发表了他的看法。

杨宜勇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权威专家,他说,深圳的社会平均工资比较高,但最低工资只占当地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二十五,所以说未来深圳市在收入分配改革方面,特别是缩小收入差距方面的任务相当重。

把“体面就业”、“和谐就业”提高到“充分就业”同等高度

深圳特区报:就您对深圳的具体情况谈谈,如何通过促进充分就业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杨宜勇:劳动者充分就业需求和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将是长期的。因此,我们必须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促进“充分就业”、“体面就业”、“和谐就业”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就业工作的重要目标。就业是民生之本,全面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且每年都有过百万的年轻人进入这个年轻的城市就业。所以就业问题就显得尤为紧迫了。

《深圳市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就把促进充分就业提到了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首要位置,我之前强调过就业目标三面观,也把“充分就业”放在了首要位置。所谓“充分就业”,是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

为了顺利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必须坚持促进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将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依靠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增长,以扩大就业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保证;必须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促进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消除制度性、体制性障碍,进一步强化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责任,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调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扩大和稳定就业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全社会的就业工作。

深圳改革比较早,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的比较好。所以,我提议深圳应该把“体面就业”和“和谐就业”这两个就业观点提高到“充分就业”的同等的高度。也就是说,应当在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就业者素质、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探索形成企业与职工利益共享机制等方面多做些制度创新。

建立普通工人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深圳特区报:您刚刚提到了工资增长机制这个话题,《总体方案》也提出要建立新型工资增长机制,您认为如何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理顺资本所有者、经理层与一般职工的收入分配关系?

杨宜勇:深圳的企业应该有更加长远的发展眼光,建立起普通工人工资的合理增长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发展迅速,但工人的工资待遇并没有保持和经济发展同样的增长速度。因此,必须建立普通工人工资的合理增长机制。从国际经验来看,主要是通过工会谈判来解决,鼓励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因此,我国还要进一步完善工会职能,让工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要全套跟进

深圳特区报:您觉得怎样通过制度创新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杨宜勇:首先,要做好初次分配:企业内部职工收入差距不能太大。管理者、经营者和普通职工的工资要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落差。要实行董事会、经理层成员按职责和贡献取得报酬的办法,在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试行企业领导人年薪制。董事会和经理层其他成员的工资分配,执行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按照其承担的岗位职责和做出的贡献确定工资收入,并实行严格的考核、监督和管理办法。

与此同时,社会保障制度要全套跟进。十年前,我们讲社会保障制度要低水平、广覆盖,《十八大报告》中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初次分配差距缩小之后再加大力度缩小再分配差距,才能够显著缩小社会收入差距。

总的来看,我建议通过三种手段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是法律手段,包括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和企业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二是市场手段,可以给资源重新定价,调节垄断企业暴利;三是行政手段,比如推进公务员工资改革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来源:深圳特区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