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30|回复: 0

[七嘴八舌] 留守老人之殇:孙儿溺亡背负良心债过余生

发表于 2013-6-30 15:31: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留守老人之殇:孙儿溺亡背负良心债过余生
 
  [导语]作为一名留守老人,她不但无法得到子女的妥善抚养,反而要担当儿子的“大后方”——帮他抚养、教育子女,更要时刻保护小孩。老人的责任有多大,生活得有多累。事件中,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给予老人更多的关注,给留守老人更多关心。
  留守儿童三兄妹全部溺亡
  昨天一上网,看到的都是各大网站对“留守儿童三兄妹全部溺亡”事件的报道。看着新闻图片中那位哭得伤心欲绝的老人,我的心也跟着酸痛起来。事件中,众人关注比较多的是留守儿童以及如何预防青少年溺水事故发生等问题,却忽略了那位哭得伤心欲绝的奶奶。都说老人与孙隔代亲,一下子失去3名孙儿,老人的心该有多痛,多绝望?从老人哀戚的神情看,她作为奶奶,对孙儿的溺亡,内心应该是很自责的,或许怎么样也没办法原谅自己,就这么背着一辈子的良心债。如果往坏的方面想,或许老人的儿子会将孩子的死亡怪罪于老人身上。自责加上他人的怪罪,老人活得会有多累、多辛苦,我们可以想象得出来。
  作为一名留守老人,她不但无法得到子女的妥善抚养,反而要担当儿子的“大后方”——帮他抚养、教育子女,更要时刻保护小孩。老人的责任有多大,生活得有多累。事件中,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给予老人更多的关注,给留守老人更多关心。
  留守老人——“留”得住寂寞“守”不住隐痛
  何谓“留守”?即居留下来看管。与报道中那位老人有相似留守经历的老人有很多,与大量农村青年涌入城相对应的是,大量的老人留守在农村,坚守着那个曾经人口齐全的家,接替本应由青壮劳力承担的农业生产、照顾、监护小孩。老人们在默默操劳的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独寂寞的煎熬。甚至,孙儿出现什么意外的话,老人们随时得承受儿女们的责备或者遭遇外界的伤害,身旁却无年轻一辈帮忙分忧。
  ●零钱换整钱专骗留守老人
  春节后,许多在外务工不能回家的人给父母汇款,一些不法分子也把骗术用到了留守老人身上。以零钱换整钱的方式,诱惑老人拿出整钱来兑换,进而实施抢夺、诈骗。
  ●男子半月杀7名留守老人指认现场露笑容
  4月5日中午12时40分左右,商南县十里坪镇黑沟村党支部书记翁联成,突然接到一位村民的电话,说孙开成夫妇遇害了。他当时有些不敢相信,火速跑到孙开成家,59岁的孙开成就躺在堂屋客厅里,满地鲜血,而他49岁的妻子李某在卧室里遇害,墙上溅满鲜血。
  翁联成了解到,杀人疑犯陈军是4月6日晚上被抓住的,他是4月7日凌晨2时接到的电话,说凶手被抓住了,这个消息传出,整个村子都松了一口气。
  4月7日凌晨,陈军被警方带到了十里坪镇。在场的乡镇干部对他的印象就是“嚣张”。据介绍,陕西省公安厅的一位民警问陈军:“知道为什么抓你吗?”
  陈军回答:“知道,杀人了。”
  “杀了几个?”
  “我想想。”陈军说,大概过了一分钟,又说:“7个”。听到这句话,在场的乡镇干部心里咯噔一下:“不知道他在哪里害了人我们还没发现!”
  接着陈军就交代,自己4月6日下午在山阳县照川镇珍珠村杀死了两位老人、3月20日在商南县十里坪镇红岩村杀死一位老人。经查,情况属实。
  后来,民警带陈军来黑沟村指认现场,陈军染着红头发,“表情很凶”,在杀人现场,居然露出了笑容。
  ●留守老人疏忽致3孙子溺亡儿子与其断绝关系
  每天下午,周正香都要去学校接4个孙子孙女回家。
  响水滩的村庄都坐落在响水河边,随着河道星星点点地散布着。
  每天,村里留守的老人们寸步不离地照看着孩子。许多老人还记得,两年前,村里发生过一起3个孩子溺亡的惨剧。
  2010年夏天,雨量充沛,响水滩河水暴涨,漫到了河床的边沿。一天午饭时分,留守老人盛兰花的3个孙子,结伴跑到河边游泳。
  一位邻村来走亲戚的村民,猛然发现了在河里挣扎的孩子,他拼命喊来了村里其他人。
  刘秀(化名)是村里医生。他被盛兰花的老伴拽着,丢下饭碗跑去救人。当时他看到,3个被救起来的孩子并排躺在河堤上,盛兰花哭得晕倒在地。
  “我先是给他们做人工呼吸,没反应。我就叫人用肩膀挂着孩子的脚,头朝下,边跑边抖,可哪里还救得过来。”刘秀惋惜地说。
  3个孙子,分别是盛兰花大儿子、小儿子和大女儿的。大的12岁,两个小的10岁,这些孩子从断奶开始,就是盛兰花和老伴带大的。
  刘秀说,盛兰花和老伴在村里属于性格温和、老实巴交的人,和邻居几乎没红过脸。盛兰花的老伴有一手木匠手艺,经常帮助村里村外的人打一些家具,后来因为孙儿需要照顾,老人不再做木匠。
  孙儿的溺亡,对两位老人是致命的打击。他们本来住在小儿子的新房里,孙子去世后,他们又搬回了破落的老屋。新房子的门上从此挂了一把锁,小儿子再没回家过年,也很少给父母打电话。
  盛兰花的大儿子刘军说,弟弟是不想回到家里看到房子伤心,实际上在心里是很怨恨父母的,所以干脆不再回来。父亲一直郁郁寡欢,原先120斤重的老人,因为长期厌食,只剩下80多斤,浑身瘦得只有一把骨头,于2011年春天离世。
  如今,只有盛兰花独居在破败的老屋里。大儿子每个月给她送些油米和几十元零钱。
  3个孙子死后的那段时间,盛兰花的精神就像花朵一样迅速枯萎了。她神情恍惚,常常沿着河边嚎叫,喊着“幺儿、幺儿,回家啦”,村里的人都说她白天看着可怜,到了晚上像是叫魂,很吓人。
  家人把盛兰花送到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她的精神才恢复了一些,不再上街嚎叫,但成天坐在门口,看到有人经过,就盯着傻笑。
  盛兰花的精神一天天地恢复。但村民们看得出来,3个孩子的死亡,已成为她一辈子的良心债。
  前不久,小儿子又生了一个孙子,老人想去杭州探望,结果被小儿子拒绝。他们明确说,不再赡养老人,也不想跟这个家再有任何关系。
  ……
  ●留守老人疏忽致3孙子溺亡儿子与其断绝关系
  每天下午,周正香都要去学校接4个孙子孙女回家。
  响水滩的村庄都坐落在响水河边,随着河道星星点点地散布着。
  每天,村里留守的老人们寸步不离地照看着孩子。许多老人还记得,两年前,村里发生过一起3个孩子溺亡的惨剧。
  2010年夏天,雨量充沛,响水滩河水暴涨,漫到了河床的边沿。一天午饭时分,留守老人盛兰花的3个孙子,结伴跑到河边游泳。
  一位邻村来走亲戚的村民,猛然发现了在河里挣扎的孩子,他拼命喊来了村里其他人。
  刘秀(化名)是村里医生。他被盛兰花的老伴拽着,丢下饭碗跑去救人。当时他看到,3个被救起来的孩子并排躺在河堤上,盛兰花哭得晕倒在地。
  “我先是给他们做人工呼吸,没反应。我就叫人用肩膀挂着孩子的脚,头朝下,边跑边抖,可哪里还救得过来。”刘秀惋惜地说。
  3个孙子,分别是盛兰花大儿子、小儿子和大女儿的。大的12岁,两个小的10岁,这些孩子从断奶开始,就是盛兰花和老伴带大的。
  刘秀说,盛兰花和老伴在村里属于性格温和、老实巴交的人,和邻居几乎没红过脸。盛兰花的老伴有一手木匠手艺,经常帮助村里村外的人打一些家具,后来因为孙儿需要照顾,老人不再做木匠。
  孙儿的溺亡,对两位老人是致命的打击。他们本来住在小儿子的新房里,孙子去世后,他们又搬回了破落的老屋。新房子的门上从此挂了一把锁,小儿子再没回家过年,也很少给父母打电话。
  盛兰花的大儿子刘军说,弟弟是不想回到家里看到房子伤心,实际上在心里是很怨恨父母的,所以干脆不再回来。父亲一直郁郁寡欢,原先120斤重的老人,因为长期厌食,只剩下80多斤,浑身瘦得只有一把骨头,于2011年春天离世。
  如今,只有盛兰花独居在破败的老屋里。大儿子每个月给她送些油米和几十元零钱。
  3个孙子死后的那段时间,盛兰花的精神就像花朵一样迅速枯萎了。她神情恍惚,常常沿着河边嚎叫,喊着“幺儿、幺儿,回家啦”,村里的人都说她白天看着可怜,到了晚上像是叫魂,很吓人。
  家人把盛兰花送到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她的精神才恢复了一些,不再上街嚎叫,但成天坐在门口,看到有人经过,就盯着傻笑。
  盛兰花的精神一天天地恢复。但村民们看得出来,3个孩子的死亡,已成为她一辈子的良心债。
  前不久,小儿子又生了一个孙子,老人想去杭州探望,结果被小儿子拒绝。他们明确说,不再赡养老人,也不想跟这个家再有任何关系。
  ……
  ●留守老人疏忽致3孙子溺亡儿子与其断绝关系
  每天下午,周正香都要去学校接4个孙子孙女回家。
  响水滩的村庄都坐落在响水河边,随着河道星星点点地散布着。
  每天,村里留守的老人们寸步不离地照看着孩子。许多老人还记得,两年前,村里发生过一起3个孩子溺亡的惨剧。
  2010年夏天,雨量充沛,响水滩河水暴涨,漫到了河床的边沿。一天午饭时分,留守老人盛兰花的3个孙子,结伴跑到河边游泳。
  一位邻村来走亲戚的村民,猛然发现了在河里挣扎的孩子,他拼命喊来了村里其他人。
  刘秀(化名)是村里医生。他被盛兰花的老伴拽着,丢下饭碗跑去救人。当时他看到,3个被救起来的孩子并排躺在河堤上,盛兰花哭得晕倒在地。
  “我先是给他们做人工呼吸,没反应。我就叫人用肩膀挂着孩子的脚,头朝下,边跑边抖,可哪里还救得过来。”刘秀惋惜地说。
  3个孙子,分别是盛兰花大儿子、小儿子和大女儿的。大的12岁,两个小的10岁,这些孩子从断奶开始,就是盛兰花和老伴带大的。
  刘秀说,盛兰花和老伴在村里属于性格温和、老实巴交的人,和邻居几乎没红过脸。盛兰花的老伴有一手木匠手艺,经常帮助村里村外的人打一些家具,后来因为孙儿需要照顾,老人不再做木匠。
  孙儿的溺亡,对两位老人是致命的打击。他们本来住在小儿子的新房里,孙子去世后,他们又搬回了破落的老屋。新房子的门上从此挂了一把锁,小儿子再没回家过年,也很少给父母打电话。
  盛兰花的大儿子刘军说,弟弟是不想回到家里看到房子伤心,实际上在心里是很怨恨父母的,所以干脆不再回来。父亲一直郁郁寡欢,原先120斤重的老人,因为长期厌食,只剩下80多斤,浑身瘦得只有一把骨头,于2011年春天离世。
  如今,只有盛兰花独居在破败的老屋里。大儿子每个月给她送些油米和几十元零钱。
  3个孙子死后的那段时间,盛兰花的精神就像花朵一样迅速枯萎了。她神情恍惚,常常沿着河边嚎叫,喊着“幺儿、幺儿,回家啦”,村里的人都说她白天看着可怜,到了晚上像是叫魂,很吓人。
  家人把盛兰花送到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她的精神才恢复了一些,不再上街嚎叫,但成天坐在门口,看到有人经过,就盯着傻笑。
  盛兰花的精神一天天地恢复。但村民们看得出来,3个孩子的死亡,已成为她一辈子的良心债。
  前不久,小儿子又生了一个孙子,老人想去杭州探望,结果被小儿子拒绝。他们明确说,不再赡养老人,也不想跟这个家再有任何关系。
  ……
  谁为留守老人撑起一片天?
  默默为子女操劳一辈子,却不能像城里老人那样安享晚年,老了不仅要自己解决养老问题,还要承担起抚养孙子孙女的重任。这些老人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生活没有保障
  留守老人生活来源比较单一,基本靠的是子女打工的收入和自己的劳动所得作为生活来源。然而,由于子女赡养能力并不稳定加上自身年纪加大,留守老人的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生活十分困难。
  ●看病难,看病贵
  即使是城里老人也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更何况这些生活没有保障的留守老人?虽然农村老人有新农合,可由于承担不起自费部分费用,只有患了较大疾病住院才能报销,门诊费用不能报销,几十元甚至一两百元的门诊费对于一些老人们来说也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照顾孙辈心有余而力不足
  随着子女大批入城,留守农村的老人接替了儿女们在田间的劳作,本身年纪已大,加上没有子女的协助,这些繁重的生产劳动超出了老人所能承受的极限。在这种情况下,照看孙子孙女的责任让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孙儿孙女再发生什么意外,老人可要背着一辈子的良心债度过余生,正如前文所述老人。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这是古人对全民老有所养的憧憬,什么时候农村留守老人也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
  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子女的,不管身在多远,都要力所能及地为父母提供一个基本的养老环境,起码让他们衣食无忧。更要常回家看看,或者给父母打打电话,让他们不孤孤单单的。
  ●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
  农业,目前在很多乡村仍是一种重体力劳动。当需要重体力劳动者的乡村,因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时,留守老年人———这个体力和健康正走向衰弱的群体,所面临的困难令人感慨,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加大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补助
  政府应加大对确实有生活困难的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补助力度,比如可考虑对7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一定数额的生活补贴,因为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一般都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独立经济来源,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自理能力相应减弱,政府应当给予适当的补助。
  ●多组织文娱活动
  精神上的寂寞、空虚对农村留守老人而言是最难熬的,村里可以多组织些文娱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让他们不至于那么寂寞、孤单,更要时不时地去走访那些困难的留守老人,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帮助。
  ●爱心力量的关怀
  社会上可利用一些特殊节日,比如寒暑假,组织学生志愿者到农村探访留守老人,给他们关心,给他们带去一丝欢乐。【来源:老人网】
  
奶奶痛哭.jpg
每天下午,周正香都要去学校接4个孙子孙女回家。.jpg
遇害老人孙开成的姐姐说,留守老人很可怜,但她还是劝年轻人出去闯一闯.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