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审批无依据,工商注册办照难 厦门30多家文身店都是黑户口 |
作为一种新兴的前卫消费,文身在西方国家及日韩等国广为流行,而且在我国的深圳广州等城市,大规模的连锁经营文身店也屡见不鲜。近年来,文身店也开始在厦门街头悄然兴起。目前厦门的文身店已有30多家,然而记者昨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这些日渐兴起的文身店至今仍无法取得合法身份。
■厦门市法制局:文身行业很难定位
文身是用针在人体皮肤上刺出各种图案及标记,然后涂以墨汁或各种色彩,成为永不消退的标志。由于文身的内容涉及到个人的爱好、审美观、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而且文身的历史由来已久,因此,要给文身行业一个准确定位并非易事。
文身行业是属于美容业还是医疗业?厦门市法制局行政法规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难界定文身行业属哪种职业类别。由于厦门暂无涉及文身行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文身行业的定位也变得比较模糊。市文化局市场管理处的一位负责人也表示,由于文身行业至今仍很难定位,文化部门暂时不宜介入文身行业的管理。
■文身:是生活美容还是医疗美容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类似美容院这样的公共场所,必须先办理卫生许可证,至于文身业务究竟属于生活美容还是医疗美容,卫生部门也不好明下断言。
思明区卫生防疫站一位姓冀的工作人员指出,在思明区局口街就有两家文身店,这两家文身店的老板最近都有向区卫生防疫站询问如何办理卫生许可证。但依据现有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文身行业不属于卫生部门的受理范围,因此文身行业便不属于卫生防疫站的发证审批范围。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卫生防疫站对辖区内的30多家文身店只是采取否决报备方案,即确认其无卫生许可证,将其资料进行备案。卫生防疫部门也希望政府能早日出台相关法规,明确文身行业的管理部门,以便使文身行业能合法化经营。
■工商部门:30家文身店都是黑户口
厦门市工商部门认为,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企业经营范围目录中没有文身、人体彩绘等经营项目,而且文身要使用化学物质(颜料)融入人体皮肤,涉及人身健康与安全,根据有关规定需先办理卫生许可证方能办理营业执照。
同时,工商部门认为,厦门市文身业除了普遍无照经营外,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一是执业人员的专业技术问题。由于目前没有权威部门对这一行业进行技术资格认证,也没有正规化的教育培训机构,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免令人担扰。二是卫生消毒能力问题。文身店的卫生消毒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存在重大隐患。三是所使用的色素、涂料的质量问题。由于这此涂料色素要融入皮肤真皮层以下,如果质量不可靠,将极易引发皮肤感染、中毒、甚至腐烂。另外,文身行业还存在一批俗称“老鼠工”的游击队,他们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通过递传单、贴纸条的方式招揽生意,应约上门,其安全隐患更大。因此如何规范目前的文身行业,值得有关部门认真考虑。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文身店使用一种专业的“激光枪”,依据顾客任意选择的图案在身体各部分进行刺刻,刺入皮肤真皮层以下,因此文身时会有疼痛感。根据图案大小和难易程度,收费200至1000元不等。业内人士坦言,皮肤一旦经过文身,将无法恢复原状。虽然图案可以使用激光或药水进行清除,但文过的皮肤与周围皮肤区别显著,无法复原;而且收费昂贵,清除费可能是纹身费的十倍。
文身之前请三思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文身完全是毫无文化背景可言的畸形审美心态作祟,因为从医学角度看,文身有许多害处。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能抵御外界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刺激的伤害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对于人类的健康有重要作用。而文身却破坏了这道防线,使人体抵御各种刺激的能力下降,特别是容易招致细菌感染。文身师大多不懂医学,纹刺时消毒不严格或者根本不消毒,当针尖刺入皮肤后,细菌等病原微生物随之带入机体,引起各种感染性疾病,如疖、痈、丹毒、脓疱疮等。如果创伤面积大、细菌毒力强,甚或在血液中生长繁殖,还会患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文身之后是极难除掉的,目前尚未研究出一种特效药物能将其褪掉,惟一的办法是做整形手术。
来源泉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