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溯本清源
绿色节能推动建筑业先行
作者:赵申
“北京很可能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还会出现雾霾天气。”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在本月1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他指出,北京地区随着污染物排放量的加大和因地理条件造成的大气自净能力的减弱,雾霾天气或会再次“造访”。
一语成谶。1月18日,北京再次出现新一轮雾霾天。PM2.5浓度值开始持续上升,部分地区出现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事实上,不仅是北京,困扰我国多地的雾霾天气,让公众的心情一直无法轻松下来。据记者观察,这次雾霾天气影响的重灾区与这些地区的污染物排放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作为用能大户的建筑业,更是首当其冲。一次次的雾霾事件让人们看到,建筑业在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可谓任重道远。
雾霾并非完全是天灾
谈到产生雾霾的成因,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想到全球变暖,但科学家指出,目前并没有证据能够说明其具有全球性变化。气候学家普遍认为,地处季风区的中国如果持续长时间受较弱冷空气控制,那么污染就不易扩散,雾霾天气也会随之增多。
雾霾频发的主要原因还是地区污染的日益严重。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工业污染物、汽车尾气、建筑工地扬尘等,都会造成空气中气溶胶粒子增加,使发生霾的可能性增大,如果再有足够水汽,雾就随之形成。而且,气溶胶粒子阻碍太阳辐射到地面上来,使得地面不容易增温,同时会影响大气长波辐射,使地面也不容易降温,造成大气边界层变得非常稳定。而边界层越稳定,越有利于雾霾的进一步发生和持续。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表示,只有等冷空气到来,起风以后,雾霾天气才能消散。但按照现有技术,尚不能形成大范围的人造风,试图用人工方法消除大范围的空气污染的方法还不可行。
能耗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既然无法控制天气,人们只有从污染源入手治理雾霾。
在北京的周边,重化工企业分布密集,且钢材、建材、火电、医药化工等产业扩张势头不减,周边污染物的排放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北京三面环山,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气象条件非常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在这样的气象条件下,北京很容易形成重污染天。”王庚辰说。
根据1月18日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粗钢生产量为7.17亿吨,水泥生产量为21.84亿吨。这就意味着全世界45%的钢铁和60%的水泥由中国制造。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京、津、冀3地的钢铁产量约占全国总产能的30%。而如果再加上辽宁省和山东省,那么环渤海5省(直辖市)每年的钢铁产量接近全国的一半,水泥的产量接近全国的30%。生产得越多,就意味着有更多的能源被消费,有更多的污染物被排放出来。
更令人焦虑的是,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水泥等产业的投资还在不断加大。2012年高耗能产业投资延续了2011年年初以来不断增长的态势,仅去年前10个月,较前年同期同比增长了21.7%。尽管该增长态势在6月份后趋缓,但仍然高于全部投资增速。这必然产生大量的工业烟粉尘和废气,加大了这些地区雾霾天气的发生几率。
统计显示,尽管10年来,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水电装机超过2亿千瓦,风电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规模稳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煤炭在能源结构中仍占近70%。并且煤炭消耗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仅北京市一年的燃煤量就达到2000万吨。
建筑业控霾事关全局
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生产水泥、钢铁等的重工业与建筑业息息相关,交通能耗也与城市设计、建筑物布局有着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建筑是否节能已成为关乎整个社会减排降污的大事。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以及人们对居住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建筑业能耗正呈急剧上升的趋势。
令人振奋的是,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不断发展,推动建筑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相关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减免税费、设立贴息贷款、发放财政补贴等鼓励政策,促进建筑节能发展,并对一些不符合节能标准的建筑采取了强制性限制措施;住建部重新修订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出台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节能、节水、节电、节地的绿色建筑标准。
中国的国情也决定了我们应该在建筑上找到减排的突破口。“我国城市的发展和转型是伴随着工业化进行的,不像发达国家是后工业化的产物。”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2012年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上表示。他认为,中国城市可塑性强,以低碳生态模式建造城市的成本较低。“中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建设高潮期,与发达国家相比,可以以较少的成本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欧盟或美国,少排放1吨二氧化碳,需要投入200欧元~300欧元;而在中国,只需要投入30欧元。”仇保兴说。他表示,中国的大城市要新建卫星城,很多城市拟采取生态改造的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这都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提供了机遇。
可以预期的喜讯是,人们遭受雾霾之苦的可能性将逐渐减小。去年年底公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2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在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50%强制性标准的基本达到100%,施工阶段的执行比例为95.5%,新增节能建筑面积为13.9亿平方米;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比2010年下降2.93%,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2.24%。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动车调试工程项目经理任增堂告诉记者,在动车调试前,整个隧道面的浇筑、机电安装、钢轨铺架以及钢轨道床制作都会产生水泥粉尘及其他建筑垃圾。在国内其他施工企业还使用人工冲洗粉尘、收集垃圾的时候,该公司自主研制了地铁隧道清洗车。该车可以避免国外所使用的机械只能在标准隧道内作业,不能完成地铁隧道内站台、人防门、三轨处等不规则区段的粉尘清洗和垃圾收集工作的缺点。目前,该清洗车已用于北京市地铁14号线大瓦窑站至大井站区间。
政策带动扬尘污染治理
为了保护北京的蓝天,北京市住建委、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对扬尘污染的监管工作一直没有间断,各施工工地对扬尘的控制也主要依赖相关政策的带动。自2008年奥运会之后,北京市环保局把深入治理大气污染作为每年工作的第一要务。
2008年,北京市建设、环保、城管等部门编制了《2008年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实行施工扬尘治理网格化管理,并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有效控制了扬尘污染。
2009年至今,北京市坚持推行绿色施工,加大对扬尘污染的治理力度。相关部门发布了施工工地、混凝土搅拌站的绿色管理规程,继续推行施工工地网格化管理,加强扬尘污染执法检查,有效减少了道路扬尘污染。
同时,《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去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渣土消纳、车辆准运、建筑垃圾消纳场所设置3项许可都将下放到区县。据了解,北京市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3500万吨。在利益的驱使下,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超载、超速、不密闭,以及道路扬尘遗撒情况非常严重。目前,全市23个建筑垃圾简易消纳场的总消纳量只有4000万吨左右,且消纳场乱倒乱卸的现象较为严重。
专家支招:
治理扬尘污染大家齐行动
在政策的引导下,为何工地扬尘对大气的污染还会如此严重?
马军表示,在整治扬尘污染的过程中,部分工地连最基本的控制、治理扬尘的措施都没有。他认为,政策的落实存在很大的漏洞。
他还讲到,工地扬尘多为大颗粒,PM10的含量比PM2.5高得多,PM2.5的含量都可以达到15.8%,那PM10的含量可想而知。因此,整治扬尘污染至关重要,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才能控制工地扬尘对大气的污染。但自2008年奥运会之后,相关管理就逐渐松懈。
对于如何治理扬尘,马军讲到,相对尾气排放等问题,工地扬尘是一个更容易解决的问题。之所以现在不是太理想,主要是由于监管力度不够,企业的环保意识较差。他举例,前几日,在遭遇雾霾天气时,凌晨进出北京的沙土车辆不盖苫盖、抛洒灰尘的问题仍然存在,而对此也没有相关的举报电话。
对于工地现场的扬尘,他表示,因为工地数量是有限的,多个部门合作整治难度也不大。另外,企业也要提高环保意识。对于渣土车的问题,他建议利用道路摄像头对渣土车违规进行治理。同时,他指出渣土车密封性不好、尾气排放量大、使用柴油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